首先,当面对一大堆事情的时候,不妨先根据事情“紧急”和“重要”的属性分一下类别。在做事之前,要做出一定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第一步判断重要性时便出了错,往往把一些不重要但很急的事当做要事大事来抓,每天忙得团团转但实际上最后却收益甚微。
在时间较为宽松充裕的时候,先关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类事才是最值得投入精力的,因为它们是最有可能在有充裕时间的条件下做好的事,而且一旦在开始就把这类事安排好了,那这类事发展成重要又紧急的事的可能性就变小了。
其次,我们要学会适时放弃。心理学家米勒曾将心理冲突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三种基本类型。当我们面对的事情产生冲突时,有必要取舍。要明确现在最重要的工作,识别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专注做好当下,学会适时的放弃。这样,时间就尽在掌握之中了。
最后,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抓紧时间”并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琐碎的时间:排队、等车、等人、等电梯、上下班的路上……如果这些时间我们都是在“消消乐”或是刷网购中度过,着实有些可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联系一些需要联系的人或事情,为之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再比如,可以听英语,将听力练习贯穿于平时。当我们利用起这些碎片时间时,会发现有更多整块的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事情。
时间管理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培养的习惯,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时间管理法则。2018新年伊始,愿我们都能抓紧时间!
梅馨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