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少年中国梦·励志讲堂”最后一讲——“诵古今、尚自由、倡文明”在嘉定区文化馆举行。上海市文明办副主任姜鸣,新民晚报副总编辑裘正义,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等出席,来自全市16个区的文明办和教育局代表,以及嘉定区的学生、教师和社区代表,共500多人参加。
自2015年至2017年,3年间,由上海市文明办、市教委和新民晚报社联合举办的“少年中国梦·励志讲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每次选定一个主题,先后在浦东、宝山、青浦、奉贤、普陀、杨浦、长宁、闵行、松江、金山、静安和嘉定12个区举办了12场讲堂,以嘉宾现场讲演、对话互动、节目展示、辩论赛等形式,邀请知名专家主讲、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新民晚报专版宣传、东方网现场直播等多种宣传形式进行推广,成为政府部门、学校和媒体共同合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三年来,“少年中国梦·励志讲堂”每季度举办一届,每场讲堂精心策划,精彩呈现,由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处和市教委德育处牵头,各区文明办协调区教育局、团委等部门,各学校和爱国主义基地场馆积极承办,超过百万人次青少年参与,讲堂推动了各区和学校自主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超过400场。
在嘉定区举办的以“自由”为主题的励志讲堂中,通过回顾历届讲堂之精华,为12个区和东方网、上海市医药学校颁发了“优秀组织奖”,现场以青少年和社区代表吟诵和表演为主要形式,巧分三幕精编节目,将 “自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关键词,分为三段,感性表述,自然精妙地揉进了“诵古今”、“尚自由”、“倡文明”这三幕中,串起了一台别开生面、堪比晚会级别的大型演出,别具匠心,同时通过东方网图文和视频现场直播,反响十分强烈。本届讲堂由嘉定区文明办、嘉定区教育局、嘉定区文化馆承办。
自由:一种心态、责任及价值追求
自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是人类价值认识中的共识元素,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承接人类文明发展的这一共同成果和人类社会的这一共同价值追求,又高度体现了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的有机统一。
自由是一种心态和动力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从未停止过。向往自由的人,会不断追求,因为他明白,黄金与自由相比,黄金不过是一个漂亮的枷锁,而自由则是有永恒色彩的花朵。自由究竟是什么?自由就是一种快乐!一种心声,一种超越自我的动力!用心感受世界、畅想自由,自由的思绪可以带他畅游于自由的天空下,去想象美好,去思考问题。自由是一种力量,埋藏在深邃的大海之中,为人生的奋斗激荡起波涛汹涌;自由是一份责任,蕴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方向与梦想。
自由在于更高的境界 自由,是人的意志与行动自由的综合体,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是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基点。马克思曾指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即人的高度理性认同)”。人的自由、自主活动、自由个性、自由发展和由此实现的一切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关怀的最高体现。幸福的秘诀是得到自由,而自由的秘诀是勇气。因此,自由有时来得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它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的目标,这是一种为了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人民自由而奋斗的最高境界。
敢于追求自由勤于圆梦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中,“自由”就是一种价值追求。从庄子的“逍遥游”到近代中国的“天下为公”,无不在宣扬与表达对自由的情感追随。我们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而对自由的限制也是对自由的保护。自由是以理性与规则为前提的,也是以自律为基础的,无所顾忌的自由将物极必反,极端自由等于没有自由。人民的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凝聚民心民力、汇聚民智民策的精神纽带,它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过程中,青少年学生要追求自由精神,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倡议书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在少年中国梦·励志讲堂圆满结束之际,嘉定区红领巾理事会代表上海的青少年学生发出倡议: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强自立,自尊自爱。
2、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学习与生活,并不断发扬光大。
3、关心自己的成长,勤学多思,勤议善问,勤奋学习,积极劳动,心怀集体,全面发展。
4、与道德相伴,关心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发扬团结、友善、协作精神,奉献社会。
5、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文明出行、文明上网、礼貌待人,友爱互助。
让我们一起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文明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嘉定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谱写新篇章
礼乐修身强德育 童心向党铸梦想
嘉定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崇尚创新、充满朝气的现代文明新城。近年来,嘉定以教化之城、礼乐嘉定为特色,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同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11月,嘉定区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的光荣称号。
突出“三教”,德育从娃娃抓起
嘉定区坚持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主抓为关键,以学校牵头、家庭基础、社区参与为根本,突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加大经费投入,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健全网络平台,在整合民政、团委、妇联、文广等资源的同时,突出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平台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以德育为主题的“618幸福课程”纳入学校常态化教育体系,高标准建成53所“学校少年宫”,开设“徐行草编”、“陶艺创意”等240多个特色项目,充分发挥学校龙头作用。成立“家庭教育讲师团”,推进“全国最美家庭故事”宣讲走进千家万户,成立“张怡筠家庭情商教育工作室”,举办“爱赏嘉定·文化寻宝”亲子项目,充分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培养了广大学生知嘉定、赏嘉定、爱嘉定、兴嘉定的乡土归属感。积极推进12个街镇“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建设,最美图书馆、韩天衡美术馆等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丰富“爱心暑托班”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作用。
突出“三修”,放飞青春梦想
“三修“就是“礼乐修身、爱国修心、科创修志”。嘉定坚持让青少年在道德养成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放飞创业创新梦想。一是唱响“礼乐修身”主旋律。由未成年人组成的“中华经典诵读团”,每年举行“孔子文化节”,传递儒家思想正能量,并与来自台湾的多批师生团,在嘉定孔庙共诵礼乐、共读经典,拉近两岸心灵距离,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全市唯一“中国唱诗班”,原创《相思》系列动画短片、《中华优秀传统诗词“诗乐启蒙”》、《明日歌》等作品,荣膺诸多奖项,伴随“一带一路”走出国门、远赴欧美演出。二是传播“爱国修心”正能量。着力推进21个区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化建设,挖掘保卫英雄人物精神,扎实开展“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活动,精心编撰生动教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三是提振“科创修志”精气神。结合嘉定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与科研院所对接互动,建立“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站”。积极开展生态环保、文明交通、安全生产、网络互联、创新课题研究等主题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青春热情。
突出“三向”,绽放德育新活力
“三向”就是“崇德向善、交流向外、童心向党”。嘉定坚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每年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220多名市区两级美德少年。“最美少年——聋人子女支持服务项目”,为全区有需求的5-15岁的聋人子女提供了手语翻译、心理咨询等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齐步走”、“小手牵大手,保护母亲河”等活动,有效增强市民遵守新“七不”规范的自觉意识。特别是“唱诗诵读”和“中国唱诗班”等活动形式,已成为嘉定的一张靓丽名片,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同步推进、同步获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彰显中国文化自信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除此之外,嘉定每年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了广大青少年忠诚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也进一步坚定了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