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防寒要做细做实有温度
纪玉
  纪玉

  寒潮来袭,你会如何抵御?穿上厚衣服,冲个热水袋,打开取暖设备……如果突然没水、没电或没气呢?显然,即使是个人的御寒措施,也与整个城市系统息息相关。在跌破冰点的天气,防寒工作做细、做实、有温度,我们才能不惧寒冬的考验,群众的生活、城市的运转都能得到保障。

  水、电、气的供应有没有保障,出了故障能不能及时得到维修?户外工作者的御寒需求怎样满足?流浪人员怎样救助?独居老人、困难群体,怎样关心?……防寒,牵涉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要考虑周全,而且要关注细节。要用绣花般的细心,把防寒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比如,水务公司对一些暴露在室外的供水设施,用防冻棉做了加厚处理,加盖保护套。未雨绸缪,才能心中不慌。又如,在“户外职工驿站”,户外工作者不仅可以有个暖和的地方歇歇脚,还能喝到热水,加热餐食,给手机、电瓶充电,等等。体贴入微,更能温暖人心。

  现在都提倡“精细化管理”,防寒也是如此。防寒既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也是一项具体到个人的民生工作。只有“精细化”,才能应对各种状况、各种需求,加上“以人为本”,才能有人性、有温度。粗枝大叶,事到临头就会措手不及;硬邦邦、冷冰冰,又怎么给人带去温暖?防寒工作也只有做细做实,才能真正契合群众的需求,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倒一杯热水,看起来很简单,但有没有想到去倒,以什么姿态倒水、递水,怎样保证热水供应不间断,怎样在能力范围内给这杯热水“升级”,都是需要花点心思的。

  寒潮来临前的准备,很多部门都做得蛮充分,因此有信心、很“笃定”,现在到了检验实效的时候。“绣花功夫”,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不能事前准备充分,到了执行的时候掉了链子。如果许下的承诺不能兑现,或者打了折扣,群众就难免失望。寒潮之中,要倾听群众的需求,也要主动查找不足,及时把短板补上。

  寒潮之中,防寒措施细致、到位,城市就依然温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A27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A28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防寒要做细做实有温度
新民晚报要闻A02防寒要做细做实有温度 2018-01-10 2 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