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亮相的便携式轨道救援车,是上海消防总队报送的一项发明,也是国内首创的创新设备。据后勤部装备运输处工程师叶利民介绍,随着申城轨交的快速发展,对于地铁救援的装备需求也有所增加。考虑到地铁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必须有便于灵活运输,且能与轨道自由衔接属性的装备才能满足。为此,上海消防部门通过“头脑风暴”,结合日常实际抢险救援中的经验,研发了这辆便携式轨道救援车。“它是电动与手动相结合的一种操作模式,可以像电瓶车一样充电,快充快拔。”叶利民告诉记者,一次充电完成后,可以连续使用2个小时,运行时速达到10公里/小时。这类救援车安装了四个轮子,可以直接在站台上行驶,还能驶入地铁轨道,实现无缝衔接。
在运输伤员方面,由于轨道上行走较为困难,单靠消防人员背负伤员,运输效率偏低,摇晃过程中也易出现二次受伤。通过这种便携式救援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该车一次可以运送2-3名伤员,且还能放置担架,若未有人员受伤,还能同时站立6-8人分批运送,并能将救援设备及时运入轨道区间。目前,该便携式轨道救援车已经在龙阳路轨道,以及一些消防特勤中队进行试点应用,通过此次成果评审后,有望全面在申城投入使用。类似的发明创新,上海消防部门此次一共申报了13件,其中有3件获得了相关奖励。
除了便携式救援车之外,记者还看到了能在10秒内自动完成消防水带收卷的卷带机,可适用于500条不同规格的水带。还有一拉一伸就能变出多种用途的多功能抢险救援梯。这些设备都是全国消防部门一线救援官兵自行设计发明的,用于解决救援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高救援效率。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