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生命接力
灾害远比预想的严重。
当枣矿集团的救援车驶近事故矿井时,展现在救援队员眼前的是,拱起的道路、垮塌的围墙、开裂的房屋,大批群众纷纷躲避在空旷地带,而且愈靠近矿井,毁坏愈严重。车窗外景象触目惊心,车内一时鸦雀无声!
采空区,是指地下矿山开采矿石后留下的空洞。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在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要求企业对危险采空区进行监测、回填,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评价。据了解,平邑县为矿产资源大县,石膏矿是其经济支柱之一。过去几年,石膏开采让平邑县地下形成了79.2公顷的采空区,成为潜在的塌陷区。事发的玉荣石膏矿曾被列为地质灾害防范重点,2015年10月23日已停止采矿作业。事发时,29名矿工下井的目的是开展井下隐患的整改和巷道检修,没想到却遭遇意外。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曾跟随救援人员下到矿井中。他说,井下巷道绝大部分已经变形,冒落的土石在巷道里形成了一个个小山坡,很多地方只能跪着、爬着向前挪;巷道顶部到处能看到明显的裂缝和摇摇欲坠的石块,行进过程中不时能听到岩石开裂和掉落的声音。由于空间狭小、救援人员操作极为困难。在一处冒落形成的坡顶,两名救援人员蜷缩在一个约1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对巷道顶部进行支护。
根据指挥部的安排,现场救援领导小组随即成立。
枣矿集团董事长刘成录任组长,临矿集团董事长张希诚任副组长。兖矿集团、枣矿集团、临矿集团、新矿集团、淄矿集团的副总经理,山东黄金集团有关公司的安全总监以及各个到场的煤矿救护队大队长为成员。在国家救援中心副主任高广伟、山东省安监局局长付伟、山东省煤监局局长王端武的指导协调下,组织井下现场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抢险、现场施工、技术、后勤保障、调度秘书、服务6个工作小组,24小时值守,根据井下救援情况,及时研究、调整、完善救援方案。
与事故矿井同在一个县的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公司,距离事发矿井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25日9时,接到平邑县政府的救援请求后,总经理王书春立即带领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和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山东黄金集团救援队,于10时08分赶赴事故现场,成为最早赶赴事故现场的救援队伍。他们虽然不是专业救护队伍,但是一个具有20多年井下及露天生产经验的国有大型黄金矿山,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他们提供的第一数据、第一手资料为救援指挥部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到达现场后,在临沂市及平邑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兵分两路分赴4号井和6号井现场,充分发挥矿山技术专长,凭借工作经验,冒着生命危险,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深入井下探访,为生命搜救赢得了“黄金”时间;同时在第一时间将一系列大宗矿山专用物资送达现场,为各项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资保障。
临矿集团救护队伍从济宁出动后,当时雾霾尚未退却,京沪高速临沂段还处于封闭状态。集团公司办公室及时与临沂市交管部门取得联系,为救护车辆顺利通过开启绿色通道,确保救援队伍能够快速行进。救护车队转入日东高速后,随车带队的救护大队总工程师郑培永与临沂市安监局局长匡立军取得了联系。救护车刚驶出平邑东出口就由当地政府派出的向导带领直奔事故救援现场。12时50分,救护队到达事故矿区1号井,成为第一支前来救援的矿山救援专业化队伍。
临矿集团救护队赶到4号井口时,先期到达的黄金公司救援人员已将提至地面的北部罐笼东西两个出口焊接了护板,用来挡矸和防坠。听把钩人员介绍,井下坍塌时曾听到井底有人呼救,当时因全面停电,绞车不能运行。现在下部井壁还在不断地垮落中,不时有井筒内部传来的阵阵碎石撞击罐道梁的哗啦啦的声音,形势十分紧急。郑培永当机立断,带领小队长刘启成和矿技术管理人员老梅带着30米长的救生索与钢钎乘北部罐笼入井搜救井底待救人员。规定的联络信号为铁锤敲击罐笼发出,通话使用对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