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门胡塞民兵击落沙特王牌战机
科京
■ 沙特F-15SA战斗机视觉中国
■ 沙特飞行员出勤视觉中国
  1月7日,也门马纳尔电视台宣布胡塞武装击落沙特空军一架战斗机,沙特政府只承认一架战机因机械故障坠毁,但拒绝公布型号。就在网上热议此事时,马纳尔电视台又公布一段击落沙特飞机的视频,清楚显示一架美制F-15SA鹰式战斗机中弹后坠落,这下子真相大白。

  交战视频 信息丰富

  F-15SA是在也门萨达省的基塔夫-波切地区空袭时被击落的,胡塞武装用美国菲利尔公司出品的白光/红外双通道摄像机(FLIR)对攻击过程进行拍摄,摄像头的设置时间显示为1月7日。画面中,F-15SA起初正常飞行,约20秒后,该机突然打开后燃器加速,同时施放热焰弹,显然飞行员意识到导弹来袭,就在打完第二发热焰弹后,一枚导弹在飞机后下方爆炸。F-15SA并未凌空爆炸,而是飞了几秒,飞行员选择跳伞弃机。这架F-15SA上的飞行员是胡克班尼上尉和泽尔上尉,两人均被沙军营救回国。

  2015年,以沙特、阿联酋为首的阿拉伯联军介入也门冲突,凭借空中优势对胡塞武装狂轰滥炸,但在地面上,联军却拿胡塞没办法。沙特声称,2016年后,胡塞得到伊朗、黎巴嫩真主党的大力援助,以“不对称作战”方式袭击沙特和阿联酋本土,还干掉多架两国先进战机。

  这次“中招”的F-15SA是美国为沙特生产的“特供型”战机,配备APG-63(V3)有源相控阵雷达,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均十分突出。至于胡塞动用的导弹,根据画面推测,可能是利用原萨利赫政府遗留的俄制R-27T或R-73空空导弹改装的地空型。R-27T和R-73都采用被动红外制导模式,发射前无需雷达搜索或引导,F-15SA的雷达告警器对其无效,因为R-27T或R-73导弹不依赖地面火控系统支持,很适合技术手段薄弱的胡塞民兵。

  按理说,F-15SA对抗红外制导导弹也有“护身符”,AN/AAR-57导弹预警系统利用分布机身各处的光电探头提早捕捉来袭导弹尾焰信号,然后施放热焰弹,诱骗导弹飞向虚假目标。此战中,AN/AAR-57起到一定作用,在导弹击中前七秒,沙特机组已打开加力,说明他们已获得导弹来袭警报,在中弹前三秒,飞机开始施放热焰弹,但为时已晚,导弹在三秒钟后成功交汇引爆。

  兵无常势 水无常形

  在沙特飞行员眼里,胡塞至多有一些旧式雷达制导的S-75、S-125地空导弹,但它们体型庞大,反应又慢,容易对付。胡塞固然有一些单兵肩扛式地空导弹,但只能威胁4000米以下的目标,意味着在正常高度飞行的F-15SA可以“无忧无虑”。很显然,胡克班尼机组当时判断错误,先打开后燃器加速,想高速脱离“肩扛式导弹”攻击。当加速无效后,F-15SA进行标准的单发间隔式热焰弹投放,但由于加力状态下的发动机喷口温度很高,来袭导弹牢牢跟着发动机喷口这个最强的热点。更要命的是,飞行员没有同时采取大机动或离心动作,离开热焰弹组成的干扰光点中心,飞行轨迹呆板,为导弹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

  客观而言,胡塞没有雷达,但战区是片干旱洼地,天晴时进行中低空光学侦察很容易,而R-27T或R-73导弹射程是单兵导弹的两倍,速度更快,威力也大。从视频看,胡塞是在5000米距离内突然开火,导弹以两马赫接敌,留给敌机规避的时间不到10秒,结果一击中的。

  胡塞若以此战为范本,增强“改装地空导弹”的使用密度,势必压缩沙特等国空军活动范围。未来再进行空袭时,沙军可能避免单机出动,而是采用多机配合,加强对地监视压制,在投弹时保持较高的高度和速度,减轻地空导弹威胁。科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健康园/健康养生·广告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也门胡塞民兵击落沙特王牌战机
失利与胜利:俄军基地遇袭启示录
导读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A20也门胡塞民兵击落沙特王牌战机 2018-01-15 2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