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迪尔沙本是波斯地方诸侯,1736年推翻本国君主后称王。作为“马上天子”,他四处开疆拓土,1738年,他率5.5万大军征服阿富汗,乘胜南下开伯尔山口,决心攻打莫卧儿帝国首都德里。印度皇帝穆罕默德沙在德里以北的卡迪纳尔调兵抵抗,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面对强敌,纳迪尔沙命波军在卡迪纳尔附近的坎吉普拉村扎营,自己亲赴前线侦察,发现印军辎重部队尚在路上,他们毫无戒备,正是轻取的对象。
纳迪尔沙向波斯军官们发表激励斗志的演讲,接着将部队分成北、中、南三路,中路军由其子考利指挥,北路军由爱将贾拉耶尔指挥,南路军由族侄阿夫沙尔指挥,纳迪尔沙亲率骑兵去引诱印军主力进入自己在坎吉普拉村外设好的包围圈。
1739年2月24日晨,双方展开决战。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印军辎重部队先被波军搞掉了,拥有2000头战象和3000门火炮的庞大印军因机动性能差、战备物资奇缺,根本没有掌握战场主动权,波军打起仗来并未觉得“压力山大”。
战斗中,纳迪尔沙冒险率1000名库尔德侦察骑兵深入印军阵地后佯装溃败,穆罕默德沙毫无察觉,遂率庞大的象阵进行追击,落入波斯人的包围圈。为了打掉印军王牌象阵,波军动用了奇特的骆驼炮。原来,骆驼炮是一种适合架在驼背上的旋转炮,虽然该炮在射程、准头和火力上都不佳,但快速发射的炮弹把印度大象吓得魂飞天外,纷纷掉头就跑,一下子踩死许多印度兵,而波斯骑兵乘势追击,大获全胜。
这场18世纪的“闪电战”仅持续不到三小时,波军仅伤亡1100人,而印军却战死3万多人。尽管战后莫卧儿帝国签署城下之盟,以割地赔款求得苟延残喘,但波斯人仍杀进德里,将财宝洗劫一空后才撤离,曾经称雄印度半岛的莫卧儿帝国由盛转衰,而这一切又被野心勃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看在眼里,从此开始了对印度的武装蚕食!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