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迁离开的她,无法忘记这个生活了52年的地方。在她眼中:“只要居委会还在,只要还有一户居民,都愿意回来守护家园平安,直到最后一砖一瓦。”
昨夜今晨,全市30万人次的平安志愿者和3万民警在街头巷尾彻夜守护,迎接申城干净平安的新春。
30个人一个都不少
虹口区张桥动拆迁基地,曾是虹镇老街后上海市区最大的棚户区,原本2042户5000余位居民,如今已搬剩74户200余人。今年元旦前,丁静娟突然接到居委主任电话。“让我过年回张桥跟大家伙一起巡逻,我马上答应了。从小盼搬迁,但搬家的时候,心里挺不舍的,还是对这里最有感情。”
昨晚7时,天上飘着小雨,30名志愿者都已提前到岗,开始在拆得七七八八的老社区里巡逻。社区民警王贵富告诉记者,今年已是禁燃禁放第三年,市民们都养成了不放烟花爆竹的习惯。“从烟花爆竹管控第一年开始,我们社区就没有听到过一声鞭炮响,而且是虹口区居民主动上交烟花爆竹数量最多的社区。”今年碰上动迁,会不会有居民回来放鞭炮庆祝?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所以通过居委会老书记找到了之前的志愿者们。“真没想到大家都一口答应,30个人,一个都不少!”
巧的是,今年王富贵也正好60岁,6月份就要退休。这也是他最后一年为春节安保站岗。
一家三口都是志愿者
昨天下午5时,长宁区虹仙小区居委会外,社区志愿者张麟拿出手机,和墙上女儿张月明的照片合了张影。1992年出生的女儿在居委会工作了3年,为支持女儿,张麟不但连续三年都当志愿者参与烟花爆竹管控,还动员妻子一同上阵。一家三口,都成了平安志愿者。
在虹仙小区,像张麟一家一样,主动参与禁燃工作的居民不在少数。社区民警刘海青告诉记者,原本说好大年夜居委会除了值班的同志,其他人根据家里情况自愿参加值守,没想到连续三年居委干部全都来了。
晚上7时,志愿者们分成两组开始在小区内巡逻守护。非机动车棚,孤老家、小区监控室……一一巡查。接近零点的时候,刘海青还利用微信警务室,向小区居民拜年,并再一次发送了温馨的“禁燃禁放”微信提醒。很快,时针划过12时,小区里没有出现一声爆竹,一派平静祥和。
25年守护进香人
相比安静的居民区,昨夜的玉佛寺热闹非凡。晚上8时,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大队长陈勇又一次“如约”出现在江宁路、安远路路口。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从警开始,陈勇在这个路口已经站了25个年头。从那一天起,他就没在家里吃过年夜饭,每年从除夕站到年初一下午,19个小时,陈勇都在这个路口不变地守护。
聊起这25年来的变化,陈勇特别有感触。“现在的售票点和以前相比设置得更合理,人流分导也越来越科学。特别是现在开始智慧公安建设了,连信号灯都能根据车流自动调整。”
记者今晨从警方了解到,2月15日至16日,上海市公安局启动高等级勤务,全市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在岗在位,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和烟花爆竹管控,实现了烟花爆竹禁放区域“零燃放”和烟花爆竹引发“零火灾”的目标。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