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为缺乏安全感的世界注入强有力的正能量。
要走合作共赢道路
此次慕安会会前发布了题为《危机边缘,悬崖勒马?》的年度安全报告,长达88页的篇幅写满对世界安全形势的不安和焦虑。会议主席伊申格尔表示,“在过去的2017年,世界正日益接近、甚至极为接近冲突的边缘”。
出席慕安会的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提出,“我们要走合作共赢的道路”。新时代中国确立的外交目标包括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这既是对未来世界的期许,也是中国国内发展的必然诉求。
傅莹呼吁,提升全球安全治理,以更好地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一体化的趋势。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在适当的时候开始考虑制定共同的安全原则,避免再以阵营划界。
中国方案引发回响
在《德国时报》出版的慕安会特刊中,中国话题在43个版面中占据7个。在慕安会一个分论坛上,世界银行前行长佐立克10多次提到中国。他说:“我非常赞赏中国在推动全球化方面作的努力,对稳定国际贸易和经济体系大有裨益。”
一些与会代表认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全球行动者,在世界舞台积极发挥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个典型体现。
“中国不是安全麻烦制造者,而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克罗地亚安全部门官员马季奇说,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积极角色和提出的解决方案为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深受欢迎,因为符合世界发展的自然规律,符合联合国大多数会员国的意愿,也符合联合国追求的方向——国际团结、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深度融入国际体系
无论是气候治理还是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主动出击、反应迅速。慕安会报告指出,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却推出一项“雄心勃勃的碳交易计划”。中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近4万人次,先后有13名官兵和4名警察在执行维和任务时献出生命。
在德国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委员奥滕看来,中国维护世界安全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深度融入国际体系,并成为国际体系的稳定器。
北约负责防务投资事务的助理秘书长格朗表示,中国不仅正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也成为维护国际安全的重要参与者。
严锋 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