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特派记者专访前世界冠军庞清、佟健
~~~——本报特派记者专访前世界冠军庞清、佟健
     
2018年02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这片留驻他们芳华的冰场
——本报特派记者专访前世界冠军庞清、佟健
华心怡
■ 佟健(右)、庞清(中)与本报特派记者合影 图 TP
  在奥运会上,又见庞清、佟健。素面朝天,棉袄裹身,这一次他们是作为央视的解说嘉宾来到冬奥。

  运动员村的纪念品商店里,两人大包小包好一顿采购。“带回去,送给我们的朋友和学员。”庞清、佟健的生活很是有些不同了,但似乎又在那个相同的轨道上。曾经的赛场,成了如今的舞台,这对前世界冠军从未离开过花样滑冰。他们想要完成的事业,不仅仅是聚光灯下如歌如泣的那一段舞…… 

  来到平昌成“毒舌”

  棱廓分明的脸上,总透着一股子淡然的神情。初见佟健,他似乎是“拒人千里”的。但一开口,却发现有点冷面滑稽。庞清打趣爱人,“别看他那样,他可能说呢,非常会主导。”

  这番在央视的解说台上,人们见识了一回佟健的能说会道。“可以说之前我百分之百预测了花滑团体和男单的奖牌。其实看完大家的训练,再根据赛规赛制和整体实力,团体就是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佟健说笑话时自己不动声色,“男单冠军肯定是羽生的。一开始我这么预测很多人不服,后来一看结果彻底服了。他们现在管我叫‘毒舌’,还让我去算命。”一旁的庞清始终微笑地看着佟健,“一定要看选手们的训练,再看完短节目,关注他们在比赛中的身体反应,就八九不离十了。这怎么能说我算命呢,这叫专业的判断。”

  在佟健看来,隋文静和韩聪遗憾摘金,是因为他们太“奢侈”了。“他们短节目领先了后来夺冠的德国选手6分,说实话,这样的优势可以允许他们在自由滑中‘奢侈’一回,也就是失误一次。但是他们太‘奢侈’了,连着两个失误肯定就要悲剧了。毕竟裁判打分不会算得那么精准,还去考虑你们两个分数相加后零点几分的差距。”佟健说这样的挫折对于运动员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年中国双人滑在温哥华奥运会夺金,就是因为我们有三队选手参加,这给对手造成了很大压力。而这一次我们只有两对,并且另一对不太稳定,所以压力就到了韩聪他们身上。碰了壁,但同时也学到了东西,这能帮助他们很好地成长。”

  儿子一岁就上冰

  庞清在国家体育总局冰雪中心任职,不过去年她请了一整年的假。除了学习充电,儿子的出生也让她投入了许多精力。去年11月小家伙刚满一周岁,父母俩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上冰了。“不过不是穿冰鞋,那时刚学会走路,就让他穿着鞋站到冰场上去。”庞清“报喜不报忧”,却被佟健揭了短,“一上冰就摔了,脸都摔坏了。”大多数的运动员当了父母都表示不会让孩子再练体育,少数人会说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庞清、佟健却是个特例,“我儿子肯定要练花滑,没得说。”

  儿子,应该也是庞清、佟健未来计划中的潜在培养对象。2016年,两人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冰上中心。这家位于北京东北五环的俱乐部,针对的是专业人才和高端客户。“这次在平昌一看比赛我就特别着急,回去后现在特别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组建一支青少年队伍,为国青队甚至国家队输送标准化的人才。”佟健发现,现在培训机构中90%都是女孩在练花滑,但是在赛场上国家队女单又特别薄弱。“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的市场太商业化。那些培训没有延续性,不够标准化。无论是教材,还是教法都没能形成体系。”

  并且,花样滑冰并不是光靠难度堆砌而成的。它的诉说,它的演绎,它的艺术给予了这项运动以生命。在男单比赛中,中国选手金博洋的自由滑难度不差,但衔接生硬,艺术表现力不足,拉低了总分。

  当了老板有魄力

  退役后,几乎没有过渡,佟健就推出了手机APP“爱滑冰”,提供从滑冰资讯、预约场馆到线下培训等一系列功能。之后不久,便是冰上俱乐部对外营业。从此,大伙就笑闹着管他叫“佟老板”。佟老板有魄力,有思想。一切,预谋已久。“其实我从2010年就打算做这个事了。

  佟健透露,公司在2016年营业收入已达千万元左右,A轮的融资已经基本完成。佟健还有一个庞大的计划——打造一个完全属于中国的花样滑冰舞台剧。“毕竟我俩对这个行业有30多年的情结。我太知道在这个行业里,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体育和文化相结合的产品,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佟健希望打造的是一台充满中国文化内涵的“冰上舞台剧”,一个从故事到音乐到人物,完全中国化的文化产品。眼下,庞清、佟健已经组建起一支花滑表演团,到各地去巡演,让花滑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放眼高大上,庞清和佟健却没有忘记一切要从基层干起。再忙再累,每月一次的免费公益课程不能断。没有基础的学员,都能来体验花滑的魅力。在他们的俱乐部里,有一个特殊的培训项目,那就是庞清、佟健亲自授课,价格每半小时4980元。这笔收益,便是保证公益课正常运作的经费。

  当音乐响起,庞清、佟健仍会技痒,时不时地去冰场上重温二人世界。回望,却看见未来。转身离开,原是为了更好地留驻,守护这片曾写下他们芳华浪漫的晶莹冰场。

  特派记者 华心怡

  (本报平昌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07版: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
   第A0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09版:康健园
   第A10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连载
   第A14版:阅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家装专版
贾宗洋好样的!
守护这片留驻他们芳华的冰场
新民晚报平昌春晓冬奥会特别报道A07守护这片留驻他们芳华的冰场 2018-02-19 2 2018年0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