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抽出空来拜访一下营养医师或营养师,请他们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目标——吃饱吃好、不长赘肉的“减肥计划”,再尽快养成如下三大习惯,效果一定会很理想。
习惯一:细嚼慢咽
进食速度的快慢是影响进食数量,事关减肥成败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很多胖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吃饭狼吞虎咽。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胖墩没等大人伸筷,自己却早已填满了肚子,安安静静地到一旁窝在沙发里看电视了。
我们的大脑摄食中枢有一个特点,即在吃饭达到一定的时间(一般20分钟之后),大脑才能得到吃饱的反馈信号。如果吃饭太快,在短时间内即使吃了大量食物,大脑还是没有得到吃饱的信号,人于是就会不自然地继续吃,以致总热量超标。
正确方法:在吃饭时,尽量将吃饭的时间延长到20分钟左右,细细地嚼,慢慢地品。建议在烹饪时,最好将肉切成小块,方便咀嚼。
习惯二:少吃多餐
每日进食的餐次也是影响减肥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减肥的人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少吃一餐就可以减少能量的摄入,有利于减体重。因此很多人不吃早餐,其实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减肥,且有损健康。
因为早餐不吃,到午餐时血糖自然很低,这时人始终处于一种过度饥饿的状态。因此,这些人在就餐时就会不自觉地加快吃饭的速度,以致吃得过快、过多,造成能量摄入超过了身体的消耗。
正确方法:避免正餐时过于饥饿而进食过多,把一天内要吃的东西,尤其是主食,分成4次甚至是5次进餐,每餐最多吃1两到1两半(50~75克)主食。在两餐之间吃一点牛奶、水果,或者咸的小点心补充一点热能。建议早餐最好吃些蔬菜。
习惯三:宴席要自律
在家里吃饭,控制摄入饮食的种类和数量相对容易。但在节假日期间,探亲访友难免以宴席相待,甚至还要加点酒助兴,此时推说自己减肥,不怕被人“取笑”,也得给亲友长辈留点面子吧。多喝多吃,常常无法控制。
因此,不因减肥而降低生活质量,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实在是一门学问。
在参加宴席时,应考虑到营养搭配要合理。首先不能忽略的是要点主食,最好在宴席刚开始的时候就吃一点点心,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蔬菜,如土豆、山药、地瓜、藕、毛豆、豌豆等,这样可以保护胃黏膜,降低酒精对胃黏膜保护屏障的损害,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饥饿感,可以减少摄入荤菜的数量。另外,还要注意多吃蔬菜,尽量少吃荤菜。
正确方法:宴席的花样多,每一样荤菜尝一尝,总的摄入量超标就不可避免。所以,建议大家节日期间应酬照常参加。但是,吃完饭之后不要马上躺下来休息,尤其是晚餐,餐后稍事休息之后,要到户外去散散步,至少30分钟,最好是快走,让晚餐进食的多余热能消耗掉一部分后再睡觉,避免脂肪堆积。另外,建议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蛋白质类食物以豆制品等植物蛋白为主,增加鱼虾,相应减少肉类,这样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从而降低总热能。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减肥也不是三日之功就能完成。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安排好每日的饮食,同时增加适当的运动,我们就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让减肥与美食同在!
葛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