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走心”激发兴趣
最近,冯女士发现在真如文英中心小学读三年级的女儿“变”了,嘴里经常冒出“取余”“变量”等新词儿,有时候还会在电脑前坐上一小时。“原本我很担心她是沉迷游戏,偷偷一看发现屏幕上都是工整排列的‘Int’和运算符号。”原来,冯女士的女儿选修了学校开设的拓展型课程《编程》,在老师的引导下摸索起C语言入门的门槛,兴趣被激发了。
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副校长汪瑶介绍说,学校的“365成长课程”重整统筹了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形成了横向分科、纵向统整的X+Y课程结构。“我们开设了近百门分科拓展课程。《编程》课就是其中之一,每年都是孩子们报选的热门。”
契合孩子成长特点
在“365成长课程”发展框架下,真如文英中心小学对基础型课程作校本化的二度开发,契合学生成长需求——打造“互联网+”学习社区,推广“微视频”教学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自适应学习,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引进《Love English》和《Wonders》课程充实英语课堂,提升学生听说交际能力……
三年级学生卞艺君对学校里五花八门的课很是“享受”,她学过纸艺,学会怎么使用3D打印机,还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射击,但她最喜欢的要属《元智科学》,这门来自台湾的课程让“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
长周期课一上半年
在文英,最有特色的还是主题统整型的长周期课程——时间跨度半年以上,所有学科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学习。卞艺君刚刚完成了三年级主题统整型课程“护蛋行动”,围绕一颗“蛋”,孩子们可以“头脑风暴”鸡蛋的各种冷门小知识,也可以用图画和文字完成一份“鸡蛋科学研究报告”,还可以利用平日所学的知识为鸡蛋“搭小窝”,设计保护器。
另一项主题统整课程《寻找身边的野趣》则贯穿全年,利用自然资源和场馆资源开展体验式学习。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借助于手中的学习任务单,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感受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认识保护身边动植物的意义,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
本报记者 马丹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记者 金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