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你情绪失控,看起来像一只渴望拥抱的刺猬
小玉
  ◆ 小玉

  “不跟他人说出心底真正的感受,不是体贴,而是最大的冷漠。”

  我们经常在街头碰到吵架失控的小情侣,有时候女孩子会含着泪倾诉自己的委屈;有些男孩子会生气怒吼,有些男孩子则沉默不语,而这样的表现通常会让吵架恶化。 

  这些容易情绪失控的男男女女,就像是一只渴望拥抱的刺猬。他们明明想要表达需求,让彼此更加相爱,却往往浑身是刺,扎得对方痛不欲生。

  有多少人明明相爱,却因为把握不好情绪而分道扬镳?而那些天长地久的“灵魂伴侣”,有没有可以学习的小秘密?

  一首来自萨提亚的小诗可见一斑:

  爱你,而不抓住你,

  感激你,而不评断你,

  参与你,而不侵犯你,

  邀请你,而不要求你,

  离开你,而不感到歉疚,

  评论你,而不责备你,

  帮助你,而不侮辱你。

  如果,

  我也能从你那里得到相同的爱,

  我们就会真诚地相会,

  而且丰润了彼此。

  一个聪明的女孩

  那天我在咖啡馆,听到了邻座一对情侣的对话。 

  男生说:“如果你像她一样温柔就好了。” 

  女孩一边高兴地吃着提拉米苏,一边回答:“哈!原来你也喜欢被温柔细心地对待啊?其实这也很正常啦,说实话我也喜欢啊!我的个性就是比较直接随性的那种,就像块毫无装饰的小蛋糕,可能真的不够体贴!不过,因为是你,以后如果可能的话,我也许可以偶尔为你放上一颗草莓!” 

  在这个女孩的反应里,既听见了男友的期待和渴望(“这也很正常”),又表达了对自己性格特质的欣赏和接纳,以及自在且诚实地表达了自己的限制与底线(“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如果可能的话,偶尔为你改变一下”),同时也让男朋友知道因为他们的这段关系,让她愿意在未来多做一些尝试(“因为是你”)。她表达了自己,也理解对方,最后还依据了两个人的关系或身处的情境,把问题拿捏平衡了,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动摇自己的“自我价值”。

  不过,一个没有足够安全感的女孩,可说不出来那番话呢。那么,如何像咖啡馆女孩一样,在亲密关系中保有足够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呢?

  所谓的“没有安全感”,通常是指我们感受到“自我价值”被动摇或贬低了(被对方说出缺点时),我们开始感受自己“不被爱、没有价值、不自由”……我们可能会讨好对方来重获认可,倒也不是最坏,起码讨好的时候“很温柔”;也可能会“超理智”地拒绝接受别人的评判,但一不小心就会推远和对方的距离;或者我们会直接发飙,“你去找温柔的去啊,找我干什么!”也还蛮可爱的反应,至少也算是坚持了自己的本性;再要么就是没底气发飙,当下把话题岔开,而独自一人的时候,开始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是不是喜欢别人了,陷入胡思乱想……不过,这四种反应,就心理学上完整的幸福层次来说,顶多只是得以生存而已。可是我们都值得拥有升级版的快乐和成功,也就是更高的幸福感,不是吗?

  学会感受“感受的感受”

  记得在韩国电视剧《看了又看》中,当银珠不小心在煮汤时睡着了而险些酿成火灾,只是不停地道歉时,婆婆对银珠说的是:“你怎么总是跟我客客气气的,什么也不说,像对外人一样,总说对不起,我就总是摸不透你的心思,你不跟我掏心窝,我怎么跟你说心里话,交流感情啊!”

  我们的情绪,经常因为害怕被拒绝而深藏心底,我们的感受,也总是在很多状况下难以启齿。因为你觉得:表达出来,对方也不见得能理解我、帮助我,反而招致误会、意外。

  但是长此以往言不由衷,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总不被照顾,我们的感受变得麻木、迟钝,慢慢地你会变得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

  在华人社会中,通常期待一个女孩是温柔婉约的,于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告诉女孩要“有修养、不许随便发脾气”。因此,许多女孩长大后,当面对自己“生气”的情绪时,往往会伴随着因为觉得不应该而“羞愧”的感受。而对于男孩来说,人们往往期待他是勇敢活泼的,于是他们不被允许“伤心”。同样地,当他们长大以后,“伤心”也会使他们感到“羞愧”。在这样的状况下,“羞愧”就是我们“感受的感受”了。 

  反过来说,我们往往可以接受女孩“伤心”,也往往可以接受男孩“生气”,于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女人,会用次要情绪“伤心”来表达自己的主要情绪“生气”,很多男人,内在受伤了,却要用次要情绪“生气”来表达自己的主要情绪“悲伤”。“恼羞成怒”安在这,再合适不过了。当我们开始能够察觉和辨别:这是我的表层情绪,还是深层真正的情绪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搞懂自己或者他人“究竟怎么了”,也才能够做出贴切的照顾与回应。

  真正的幸福感是精神上的

  因为《爵迹》票房不佳,郭敬明失态地哭着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郭敬明取得成绩,是因为他是一个高度敏感的人,不然,他的文字不会那么细腻入微,影响了很多年轻人。但当他用自己的敏感细腻在文学世界里披荆斩棘的时候,在现实世界里,他却一再因为敏感而受挫。 

  每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让自己的本性和社会规则发生碰撞,接受社会的改造。然而,郭敬明将碰撞当中的受挫,全部归结于“我还不够成功”,他没有向内索求,反而在征服世人对自己成功与否的评价上野心勃勃。——“我都这样成功(有钱)了,你们为什么还是不认可我?” 

  也许,他想说的是“为什么不爱我,我想要爱”,但他说出的是“我一定要成功到让你佩服”“我才不稀罕你的爱,我这么好,哼,我拥有这么多东西!……”他卑微地诉说着自己的骄傲,然后,变成一只渴望拥抱,却无法得到拥抱的刺猬。 

  其实,烦躁、不安、担心、恐惧、伤心,所有的情绪和状况都不是大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陪伴这样的自己,如何安顿这些小情绪。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效方法,是我们最值得为自己做的事情之一。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说:“一个人想要真正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

  (摘自“灼见”,文中部分内容选自《你淡定的样子真好看:来自萨提亚的生命启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5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6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7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8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10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4版:3·15专版
   第A15版:3·15专版
   第A16版:综合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247期)
   第A23版:新民环球
   第A24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当你情绪失控,看起来像一只渴望拥抱的刺猬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A28当你情绪失控,看起来像一只渴望拥抱的刺猬 2018-03-15 2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