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筹给养佯攻堡镇,崇二区重建武装
1939年4月21日,宋子贤得到情报,一个小队日军要来竖河镇扫荡,而且会从西面小路绕行。宋子贤与金有祥讨论后决定,在大通河沿的朱家桥桥堍北段伏击。9时许,一小队日军果然来了,大摇大摆,毫无戒备。等日军进入伏击地段,金有祥打响信号枪,两个中队一齐开火。日军慌忙趴下,不敢抬头。他们不知道周围有多少游击队,又没有汉奸引路,日军小队长发出一声喊叫,其他日军连滚带爬往回逃。此后,日军把朱家桥视为畏途。
5月1日,陆兆林纠集千余名土匪兵痞,从邢港上岸,占据大椿镇,兵锋直指喇叭镇、响铜镇。蒋煊洲、金有祥、沈鼎立等三支部队被分割,在相互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各自撤退。正当陆兆林觉得有望霸占三区之时,200余名日军带着大批伪军直扑喇叭镇。陆兆林土匪部队被杀得血肉横飞,朝谢家镇溃退。那么日寇怎么会赶来与匪军“狗咬狗”的呢?原来大椿镇的百姓既恨日军,又恨陆兆林匪军,见匪军来袭,就有群众偷偷跑去报告日军,把匪军说成是游击队。日军信以为真,立即奔袭大椿镇,猛攻匪军。击溃匪军后,因天色不早,日军没有追击,收兵回城。金有祥侦得匪军驻地,深知战机稍纵即逝。17时许,金有祥率部全力进攻惊魂未定的陆兆林部。陆兆林不明情况,听见枪声,大叫“不好!”,慌忙东撤。当晚,金有祥、沈鼎立、蒋煊洲聚首商定联合作战。次日清晨,沈鼎立、金有祥、蒋煊洲各率部队,分三路碾压向陆兆林匪军。匪军兵无斗志,向西北邢港溃逃。金有祥不惧孤军深入,率部追击。匪军丢枪弃弹,乘船下海。战斗中,金有祥中队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1挺,步枪50余支。战后,金有祥中队恢复到100余人,武器装备大为改善,官兵斗志倍增。
5月底是麦收时节,驻崇日军计划下乡抢粮。蒋煊洲得到情报,怒从心头起,决定教训日军。他挑选19位战士,带1挺机枪,大清早闯到南堡镇,封锁交通,劝阻上班工人退回家,喝令发往县城的班车退回站里,不准行人通过,造足攻打日军据点的声势。听到动静的日军不知底细,不敢离开据点。大闹了一个早晨,蒋煊洲率队撤回。16时许,蒋煊洲又派出10余人化装进堡镇,散布“游击队要攻打堡镇”等传言。蒋煊洲、金有祥则率领200余人,扛着2挺重机枪,7挺轻机枪,大摇大摆往堡镇开进。晚饭后,金有祥部队潜伏中山公园据点附近,蒋煊洲部队分两路,潜伏大通纱厂据点和富安纱厂据点附近。21时,蒋队、金队同时发起佯攻,一时间枪声大作。日军害怕吃亏,只是躲在据点内顽抗。蒋队、金队见好就收,主动撤出。这么一闹,日军的抢粮行动被推迟。另外,堡镇工商界的部分奸商之前一直拖延向抗日武装缴纳商税,这下也不敢再拖欠了,蒋煊洲中队、金有祥中队的给养得到了保证。
5月下旬一天,茅珵找到郁允良和沈鼎法后,一起到福州路山东路“王福记理发店”楼上与汤如苏会晤。此时茅珵已经接上党组织关系,也与新四军军部联系上。江苏省委已正式派遣他到崇明整顿抗日武装,新四军军部也给予了明确的行动指示,并派军事干部协助他工作。“抗日锄奸团还有多少武器?”茅珵问郁允良。“长枪30余条,短枪6支,都埋在二区瞿家宅柴房地下。”郁允良回答。茅珵满意地点点头。他发言分析崇明抗日形势,对敌我友三方进行排队,认为崔振兴是无可救济药的顽固派,抗日绊脚石,采取的策略是孤立他,迅速消灭他;蒋煊洲、金有祥、沈鼎立、宋子贤等,都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力量,是主要的抗日武装;四区的张阿六、陆兆林等部队,一区的成朝钢部队,长兴镇的沈文台部队等,都是杂色部队,对他们的策略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争取他们中立。茅珵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大家热烈讨论,基本形成开展崇明抗日武装斗争的行动策略。会议决定,鉴于抗日锄奸团已失去秘密斗争的特点,根据新的策略需要,郁允良立即回去,以抗日锄奸团和原独立二中队人员为班底,组建崇明县二区区中队,并立即探明崔振兴部近况。会后,郁允良迅速回到崇明,由于他在二区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只用了两天时间,就组建起一支40余人的抗日武装。崇明二区,烽火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