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崔振兴一朝覆灭,蒋煊洲殉国沙场
8月15日,“崇总”女战士沈琨、沈珉姐妹回家探母,被崔振兴带人抓住。崔振兴想逼问出茅珵的情报,没能得手,就下令把姐妹俩捆绑关押在老海桥镇东北江堤边的一个农房里,打算把她们绑石沉海。消息传回“崇总”,战士们的仇恨如烈焰蹿升。事实上,茅珵前几天已经派出徐梦周率领的二区队回到二区秘密准备,布局扫灭这支顽固派武装。得悉两姐妹被抓的消息后,茅珵决定提前动手。
16日下午,金有祥中队、蒋煊洲中队、宋子贤中队、沈鼎立中队全体集合,举行出征誓师大会,茅珵作进军动员报告。茅珵宣布陈琨率沈鼎立中队为前锋,金有祥中队、宋子贤中队为中军,蒋煊洲中队为后卫,并抽出20余名骨干组成先头侦察队,先行出发。22时许,金有祥中队到达蛸蜞镇南边,宋子贤中队到达北边,一声令下,两队如钢钳夹紧,将崔振兴主力蒋忠英中队彻底击溃。沈鼎立中队绕前,蒋煊洲中队断后,把小竖河镇的陆继英中队打垮。之后,迅速追向猛将庙,施灿根逃进庙镇日军据点,部下溃散。崔振兴麾下三个中队就此覆灭。惊慌失措的崔振兴率数名残兵仓皇出逃,连夜乘船去了苏北。17日下午,沈鼎立、金有祥中队进军老鲜行镇,合围追随崔振兴的施继英、盛云楼中队,将其缴械。沈氏姐妹趁乱逃入芦苇荡,遇到蒋队哨兵而获救。
18日上午,茅珵在小竖河镇举行军事会议,参加者有茅珵、沈鼎法、汤如苏、沈鼎立、蒋煊洲、金有祥、宋子贤、陈琨、郁允良等。这是崇明抗战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进行两项重要的人事推举。第一项是崇明抗日武装用“崇明县民众自卫队”为统一番号,并推举茅珵为副总队长兼实际指挥,原“崇总”只作为指挥机构名称。为什么要改番号?因为这是国民党县政府颁布的合法番号,以前由于崔振兴顽固派在这个番号内,游击队不能使用,现在崇明抗日武装使用这个番号的条件已经成熟。第二项是改组国民党崇明县行政公署区长,茅珵提议推举汤如苏为一区区长,原行署主任陈稚秋、二区区长黄士馨、三区区长黄亚芗、四区区长施鼎新不变。会议还决定原协防二区的蒋队暂时留下,协助二区队搜索残敌。当晚,茅珵率沈队、金队、宋队返回三区。
19日,蒋煊洲与郁允良率两个中队前往海桥镇搜索,又缴获到50余条枪。下午接到庙镇鬼子前来扫荡的情报,郁允良与蒋煊洲决定打一场伏击战。然而,两个中队在蛸蜞镇东面棉花田埋伏一整晚,不见日寇。20日清晨,官兵们撤回小竖河镇河东营地,早饭还未吃完,又得到情报:庙镇鬼子已从西南猛将庙过来了。埋伏来不及了,正面迎击于我不利,蒋煊洲决定避开敌人,向东转移。转移途中,县城日军在大汉奸金顺生的引领下,伏击了蒋煊洲带领的前卫分队。为分散追敌,蒋煊洲率前卫分队沿蛏壳滧河东,往西北且战且退,退到路尽,北是滔滔长江,西是数丈宽的蛏壳滧河口,无桥且涨满江潮,东、南是日军。蒋煊洲命令二个班向东杀开血路突围,自己率十余人正面阻击。此战击毙1名日小队长和30余名日伪军,分队长陆兆刚,机枪手袁凤贤和十余个战友先后阵亡,蒋煊洲也弹尽殉国。
8月31日,陈国权来到崇明加强抗日领导。陈国权,时年二十三岁,又名冠球,化名陈明、莫名,海门县崇海镇人,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秋任复社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年底任中共举办的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学委会负责人之一。他不仅与茅珵、沈鼎法、汤如苏是老朋友,而且与郁允良等抗日锄奸团人员也有着深厚的友谊。陈国权一来,茅珵立即与他商议崇明县民众自卫队番号报批大事。崇明抗日武装统一番号改名为崇明县民众自卫队后,需要得到国民党崇明县长的认可。此时,按照国民党省主席韩德勤的任命,崇明县长由海门县长郑枢俊兼任。陈国权北上会晤郑枢俊,理直气壮地提出,应承认崇明县民众自卫队,应和崇明县民众自卫队团结抗日,应到崇明领导抗日。
郑枢俊尚能支持抗日,答应给予茅珵的崇明县民众自卫队合法名分,自任总队长。三天后,郑枢俊派人专门赴崇明宣布任命。他的军事代表施学礼也一同到达,任副总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