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研究所本月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健康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商业健康保险自2012年以来以38%的年复合增速位列行业增速之首。目前中国健康险市场以疾病保险加医疗保险为主(80%),其中疾病类占比近50%,且主要为长期重疾险。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健康保险保费密度316元,保费深度0.5%,医疗费用承担占比2%。而同样社会健康模式下的德国,2015年商业健康险保费密度3742元,保费深度1.2%,医疗卫生费用承担占比10%,分别为我国10倍、2倍、6倍。
据国家癌症中心2017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癌症最新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40岁前,罹患癌症的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开始升高,80岁达到峰值。据平安健康险公司统计,2017年共处理理赔案件47万件,赔付金额7.44亿元。前十大赔案中,有9件案件均为因恶性肿瘤赔付,累计赔付高达725万元。
尽管市场上推出了不少重疾险,但普遍存在保额偏低、所保病种有限、缺少轻症赔付等问题。保险专家指出,医疗险和重疾险应成为个人保险必备配置。配置重疾险最重要的是根据经济水平挑选充足保额。以年收入20万元人群为例,一旦患重疾,治疗休养期间3-5年内,除了医疗险提供医疗费用报销以外,要维持原先生活水平,额外还需60万至100万元的资金负担日常开支。对于新近成为“网红”的百万医疗险,业内专家认为,其重疾覆盖的范围大同小异,就短期健康险而言,续保保障和赔付便捷性是消费者仔细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