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晚,722家创业板公司有4家发布了2018年一季报,其余公司全部发布了一季度业绩预告,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72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在228.02亿元至270.2亿元。其中,673家有同比数据的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上限为258.55亿元,下限是218.21亿元,而这673家公司2017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185.97亿元,这样,今年第一季度,创业板整体业绩同比增长17%~39%。
创业板公司由于大部分规模较小,净利润数据一般都不大,但是,今年一季度有几个金额较大的数据干扰了整体业绩。首先,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最高的是光线传媒,预告一季度净利润在19.65亿~20.2亿元,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只有1.85亿元,今年一季度增幅近10倍。但是,如此巨额的利润并非完全来自经营,而是来自于转让新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收益,这笔投资收益在19亿元左右。其次,有2家公司一季度亏损额均超过3亿元,分别是乐视网和坚瑞沃能,一季度出现如此巨亏在创业板还是首次,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大。
如果扣除这3家非正常经营数据影响,那么,670家创业板公司今年一季度业绩的增幅为13.35%~35%。这个数据更为真实,更能客观反映创业板的整体业绩情况。
之所以创业板整体业绩能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主要是绩优股队伍正在扩容。今年一季度,以业绩预告的下限来看,净利润总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52家,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超过1亿的公司只有37家,今年至少增加15家亿元公司。这52家公司中,只有4家公司业绩是下降的,其余48家公司业绩都是增长的。其中,中际旭创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5倍、建新股份增长23倍、恒信东方增长20倍、梅泰诺增长17倍、鸿特精密增长16倍。双杰电气、花园生物、寒锐钴业等15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在1倍至8倍。
随着一系列政策支持,一些创新“独角兽”企业今年有望加速上市,创业板由此也受到市场关注。而创业板绩优股队伍正在扩容,2016年创业板净利润超过10亿元的公司只有8家,2017年,根据目前发布的年报和业绩快报,10亿公司增加到12家,从一季度的数据看,今年10亿公司可能还将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