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中美经贸磋商第一回合正式落幕。虽然双方并未达成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但是双方合影却让人们似乎看到了从针锋相对转向坦诚磋商的转变。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合影的背景是黄胄的《套马图》,勇敢的蒙古族姑娘正在使用马套,准备套住狂奔的骏马。
从5月3日到4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就经贸问题举行磋商。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并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虽然最终并没有公布相关的公报,让一些人感到遗憾,但是谈总比不谈好。
综观此事由来,美方不断抬高要价,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面对美方的来势汹汹,中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经过了一个多月的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之后,此次双方坐在一起,倾听对方需求,共商解决方案,艰难的第一步已经迈出。
此次美方代表团由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白宫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等组成,规格很高,成色十足。虽然从“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这样的外交辞令上来看,双方的分歧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积极性的方面。而且此次磋商中,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5月2日在回应中美经贸磋商相关问题时就曾预言的那样,“考虑到中美经济的体量以及关系的复杂性,指望通过一次磋商解决所有问题,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只要美方抱着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大局的诚意而来,抱着相互尊重、平等磋商、互利共赢的态度而来,双方的磋商就是建设性的”。此次磋商的结果也显示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经贸的结构性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只要美方抱着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大局的诚意而来,双方的磋商就是建设性的。
5月4日外媒公布的美方谈判框架,虽无法确定真实性如何,但凡是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会意识到其中美方的要求是多么不切实际。特别是近期千名经济学家上书,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正在上升,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美国民众希望特朗普政府能够审时度势,选择更多对话和商量的方式解决摩擦,而不是像“野牛闯进瓷器店”那样地让冲突升级。
少一些漫天要价,多一些理性和务实,我们期待着中美之间通过磋商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中国人民受益,也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活力。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成为了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经济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美国经济正处在实质性复苏阶段。在这个关键时刻,进一步加强中美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对于两国来说都至关重要。正如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所言,只有中国赢,美国才会赢,反之亦然,美国赢,中国才会赢。而且只有中美共赢,世界才会赢。
世界经济就像那匹奔驰的骏马,中美之间只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能让绳套准确地套住那匹骏马,让世界经济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