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倾听薛范有感
~~~——倾听薛范有感
~~~——倾听薛范有感
~~~——倾听薛范有感
~~~——倾听薛范有感
~~~——倾听薛范有感
~~~——倾听薛范有感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工作的人
——倾听薛范有感
方科杰
  方科杰

  上海鲁迅中学

  高三(4)班

  那天下午,老师带着我和小杜去拜访著名音乐学家、翻译家薛范先生。一路上,脑海里不时响起他翻译的歌,我猜测着,写出那么美的歌词,被几代人喜爱,大名鼎鼎的他,会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应该有飘着纱窗帘的大阳台,还有一架白色的三角钢琴吧?

  老师说到了。怎么会在这么一个破旧的小区?在车声轰鸣的高架下,老工房如年事已高的老者,灰暗一片。走进一楼,50平米左右的房间,不仅没有钢琴、阳台,连像样的椅子都没一只,只见书籍与碟片占满了整个空间,甚至可以说,书就是他的家具。久仰的薛先生坐在轮椅上面目亲善,使我见到“大师”的忐忑立刻烟消云散。他身上散发出文人的温雅,艺术家的诗意,一下子就打消了我关于屋子的疑惑。他跟我们谈起他年轻时的点点滴滴。说他一辈子没有上过班。并非薛先生不想找工作,而是不能。当时对于残疾人有不少限制,连考上的大学都将他拒之门外。薛先生没有气馁,他另辟蹊径,编剧本、写小说、翻译外语歌曲,靠稿费谋生。不用朝九晚五,岂不是很空?我为他庆幸。薛先生似乎听到了我心里的话,像个孩子般调皮地说:“没有工作,更忙。哪有时间啊,事情多得做不完!”一生没有正式工作的他,终日忙于“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薛先生的昼夜是颠倒的,白天休息,晚上才用来“工作”。一来减少外人来访,二来夜阑人静,便于思考。忙于“工作”,他甚至终身未婚。正说着,薛先生转过轮椅,从身旁的大纸袋里拿出厚厚一沓纸稿。这是他这几年编著的一本书,打算赶在今年书展之前完成。我被震撼了,不光因其厚重,还看到其中的文字皆仔细地配上插图、照片等,且早已修改了百遍千遍。这还仅仅是上卷!我终于明白为何薛先生的时间不够用:为学不求速,不求止,但求专而精,因而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后来我们回到薛先生家里取遗落的手机,他正坐在轮椅上洗菜。乍一看,我忽然心生怜惜,行动不便又无人陪伴,生活甚是艰难。出门后我蓦地感到极其惭愧,愧于对薛先生有世俗之猜。作为一代大师,敬仰者、关爱者多的是,他有很多机会接受外人帮助,用不着如此孤单窘迫。而他乐于清贫之中,拒绝一切世俗之助,生活反比常人更加愉悦。因为他并不“穷”,在精神上,他是真正的“富翁”。他从事的是我国,也许还是全世界唯一的工种——一生从事歌曲翻译,用五湖四海美妙的歌架起友谊之桥。这样的工作,至今无人可比!

  很多人,常常为金钱所累,穷时求富,富时又感到无聊烦躁,“无事可做”已成为一些人的托词。其实不是没有事情做,而是不知做什么。或许由于学业太重,或许由于一些其他因素,我们仿佛是浑浑噩噩、只知埋头刷题的机械工。对比薛先生几十年用心血填满的充实,我们所谓的“空虚”,真是浅薄得可笑。比起一个没有工作还被困在轮椅上的人,我们健康行动、自如,有何理由不珍惜当下,还常常心生不满呢?

  我放下笔,打开音乐:“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风儿在轻轻唱,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一副朦胧郊外夜景便在眼前鲜明起来。谁说薛先生无工作,他是伟大的劳动者。大师赠予世界的礼物,我必将牢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3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因为创新,世界才精彩
我们班上的“诗词大会”
没工作的人
蓝蝴蝶
我演周恩来
神奇的手帕
多肉的小秘密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A23没工作的人 2018-05-13 2 2018年05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