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四极
许晨
  许晨

  4.钻进“蛟龙”过把瘾

  “蛟龙”号内部空间约有4-5立方米,呈球形,没有固定座椅,只有三个坐垫。傅文韬坐在中间主驾驶位置,身前有几个操作手柄,下边有个放脚的空地,我和陈船长盘腿坐在两侧。抬眼看去,前后左右全是各种显示屏、仪表以及密密麻麻的按钮,如同飞机驾驶舱室,但只有三个小窗口,都是圆圆的,用厚厚的耐高压材料制成。由于没有下水,用盖子盖得严严的,一点光都不透……

  傅文韬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深海潜航员,曾连续4年参加“蛟龙”号海试,下潜过30多次,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深潜7062米的世界纪录,并运用机械手采取了大海参、蜘蛛蟹、海山石等样品,与其他七人一起被授予“中国载人深潜英雄”称号。他中等个头,身材匀称,帅气而文雅,是一个沉稳坚毅的年轻人。他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深潜器的构造、特点以及操作方法,并特别指出深潜器在设计时始终把潜航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数千米深的海底神秘莫测、诸事难料。

  “你看,这些都是生命支持系统和紧急脱险装置。一旦遇到麻烦,可以有几种办法迅速上浮,如果身陷泥沙,还可发送一根带浮标的长缆,海面上的母船发现了就能够立即施救。因而请放心,我们的蛟龙号是很安全的!”

  话是这么说,我还是对他们充满钦佩敬慕之情。常言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人,那第一批试验下潜深海的人更是勇士中的勇士。看到我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小傅主动提出跟我换个位置,让我“当”一回主驾驶。

  这可是意外之喜,如果真是在海底潜航,我可不敢接过主驾驶的操作把手。坐在中间,感觉大不一样,俨然是这条“深海蛟龙”的主人,我煞有介事地握着手柄,在傅文韬指点下,下潜上浮,前进后退――当然只是做做样子。陈船长则充当摄影师,为我们拍照留念。

  “下潜时外面是什么样子呢?”我问。“蛟龙号每分钟下潜40米左右,从观察窗看出去,开始还能看清海水的蓝色,200米以下基本就是一片漆黑了,偶尔有些发光的海鱼、磷虾之类的生物,像流星,但没有那么快……”

  “是不是像夏夜田野里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对对,你这个比喻比较形象。”“舱内和舱外都不开灯吗?”“不能开,因为有些海洋生物有趋光性,看到灯光就可能冲过来。外国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次开着灯,竟然遭到一个大家伙的冲撞,差点把观察窗撞破。我们只有悬停或坐底后,才打开舱外灯工作,光亮能照出十几米远,再操作深潜器以一两节的速度前行,观察地型、生物和矿物……”小傅娓娓道来,展开了一道奇妙的海底风景线。

  “前面有一个大海星,我需要采集它做样品,怎么办?”说话间,我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个情况。“好,你可以用机械手抓住它,放到前面的采样篮里盖住。”小傅说着,手把手地教我使用机械手。这是他练就的一个绝活,两手交叉操作——因为机械手柄在左侧,而人的右手比较灵活,他就用左手稳定深潜器并慢慢接近目标,右手操纵机械手捕捉生物或矿物标本。双管齐下,相辅相成。

  “在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时,我就用这个方法采集到一个深海海参,足有40厘米长,人们还从未见过。在灯光下通体发蓝,几乎透明,漂亮极了!”“是啊,那应该送到水族馆里养起来,让大家参观。”“不可能了……”小傅摇摇头:“那是几千米深处的生物,随着上浮,压力减小,就像我们人类不适应水下压力一样,它也受不了低水压环境,体内器官会膨胀,到了海面已经死了。至于它在深海怎样繁衍生存,要请生物学家去研究了。”“太可惜了。”我遗憾地叹息一声,又问了另一个问题:“海底地形是怎样的?有山吗?有植物吗?”

  “海底与陆地差不多,有平原、沙漠,也有海山,平顶的,尖顶的,还有深不见底的裂沟。但是没有植物,生命体只是动物或浮游生物。人们原以为深海漆黑冰冷,没有生命,其实当潜到几千米深的海底就会发现,在冷泉区、热液口还集聚着不少鱼虾贝类呢。此外,海山上下埋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富钴结壳等矿产资源,如果开发利用,会极大地造福人类。”

  哦,神秘的海底世界还有多少未知等待人类去破解!“蛟龙”号和英雄的潜航员就是华夏儿女打开这扇“龙宫”大门的钥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科创上海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阅读/连载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澳大利亚国徽动物:红大袋鼠
第四极
我和霍金的生活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8第四极 2018-05-14 2 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