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房里别总上演洋戏
朱光
  在思南读书会同一场地上举行的思南赏艺会首季8期活动日前在作家赵丽宏分享古人咏笛诗文的余韵中收官,留给我们一串思索:在洋房里不能总上演洋戏,也应该保有传统文化的一片天地。这也是赏艺会8期都基于民乐,并与其它艺术形式交融的主基调。

  在思南读书会赢得口碑和瞩目之际,黄浦区邀请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为思南公馆再设计一个演艺活动,以丰富这一新晋公共文化地标的内容。大剧院艺术中心下辖芭蕾舞团、民乐团、歌剧院等文艺院团,但是他们第一个念头就是:洋房里不能总上演洋戏吧?所以芭蕾、西洋歌剧登台亮相的想法第一个被否定。基于大剧院艺术中心的资源,上海民乐团成为最基本的固有班底。

  第二个被否定的就是剧场演出的“照搬”。思南公馆的场地不大,现场坐得满满当当也就挤得进200多位观众。如果直接把剧场演出原版照搬的话,不仅观众的座位数要锐减,也必须把在大剧院的演出“削足适履”。如此兴师动众,未必能适合思南公馆的环境、场地和氛围。

  因而,大家提出一个新概念:订制节目——赢得了各方赞成。大剧院艺术中心根据场地条件,结合自身资源以及公共文化的价值引领、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等要素,专为思南公馆订制了思南赏艺会这个公益文化活动。该活动的基本框架就是,每一次都基于观赏性较强的民乐演出,搭配古诗词、书法等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多种艺术样式,辅以作家、学者的现场解读,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精妙,立体地传递到观众席里。例如,首场演出是民乐团团长罗小慈以古筝模拟“泼墨”的意境,而书法家周志高现场泼墨书写,加上专家解读、赏析作品,让观众在享受乐音、感受书法的同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每周日下午举办1小时的赏艺会,以古筝、古琴、琵琶、二胡、阮、笛箫、扬琴等演奏名家,携手地理、诗词、绘画、昆曲、文学、文博、非遗等艺术名家,围绕“民乐与历史人文地理、琴道与香道、民乐与昆曲、品弦与茶道、二胡与国画、琵琶与朗诵、扬琴与木偶、笛箫与古诗词”等8个主题,开展跨界对话与演绎,表达传统艺术的时尚,展现古代休闲的典雅。这一既具艺术品位又能修生养性的订制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名,每一次的活动名额都在5分钟内被一抢而空。观众们表示:“我们离艺术家很近,离传统文化也很近。同时,它的形式更为多样,互动性也很强,氛围也更好。”相比在剧场里“远观”,这样的免费公益活动更受欢迎。为了弥补抢不到名额的观众的遗憾,每一次赏艺会还开通在线直播功能。

  作为思南读书会的姐妹篇,思南赏艺会今年首季活动告一段落,明年还将继续推出第二季,依然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城市文化精神为宗旨。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新民法谭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6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公益活动 量身订制
“一带一路”电影周 带你领略风土人情
洋房里别总上演洋戏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2洋房里别总上演洋戏 2018-06-05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