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好看 动情动心
《国之当歌》讲述的是《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始末的故事,该剧作曲、编剧之一李瑞祥认为,受市场欢迎的艺术作品总是“好看好听、动情动心”的。 “聂耳不仅是一个热血的进步青年,也是一个能说会演、爱开玩笑,受到很多女孩子欢迎的邻家男孩,我们塑造的是一个真实可信的聂耳,着重描写的是他成长的过程。”李瑞祥说。
剧中,原创音乐与老歌巧妙结合,或优美动人,或激情澎湃。《卖报歌》为少儿说唱,《铁蹄下的歌女》以美声方式演绎,《毕业歌》用现代手法编排后更添气势,《义勇军进行曲》呈现出气吞山河之势。新作《爱的涟漪》《振奋中华的歌》等唱段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
该剧演员都是80后、90后的俊男靓女,他们不仅唱功、舞功了得,年龄也与剧中人物相仿。“既让观众得到了视觉享受,也拉近他们与作品的距离。”李瑞祥表示。
反复打磨 精益求精
《国之当歌》自诞生以来,历经反复打磨,精益求精。该剧起先由音乐剧演员担任主角。为使这部历史题材的音乐剧更显大气,李瑞祥请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出演聂耳,并将该剧调整成全套美声唱法,写咏叹调、修改乐谱、重新配器,并加入交响乐团的现场伴奏,由此,艺术效果大大加强。之后,《国之当歌》都由歌剧演员演绎,被业内专家称为“歌剧式音乐剧”。
2016年,《国之当歌》首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在这一轮打磨中,舞台以三面合围式多媒体投影屏替代布景,视觉效果更为出色,还为剧目的巡演带来了便利。
最近,该剧成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向“高峰”作品攀登的新一轮修改再次启动。如今,李瑞祥继续推敲着剧中细节,琢磨女主角小莉的身份设定,“因为剧中的聂耳、田汉是历史人物,所以这个虚构女孩的家世背景仍有巨大的设计空间。”
巡演地点 精挑细选
酒香也怕巷子深。自该剧2011年在沪首演以来,主创团队常听到这样的反馈:乍一看剧名,或许会失之交臂;但看过之后,会彻底被感染、被打动。因此,上海歌剧院在巡演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上动足脑筋,期望与每一地的观众产生更多的共鸣,吸引他们走进剧场。
此次巡演首站是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当地观众有着浓厚的红色情结,不少观众在剧中仿佛看见了祖辈父辈的身影,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济南、烟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观剧,让下一代走进红色精神世界。
北京的演出特意安排在“五一”“五四”以及北大120周年校庆期间,不少同学充满“仪式感”地观看了这部洋溢着爱国情怀的音乐剧,有些学生党员还把观剧当成了一堂特别党课。
东北是义勇军的诞生地,东三省的观众对《义勇军进行曲》有着特殊的感情,不少人买票时就很好奇,来自上海的音乐剧是如何演绎家乡历史的?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一天演出两场还是一票难求。
巡演时同步举办的田汉诞辰120周年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每次演出前,剧组还开设讲座,比较各国国歌、讲解剧中人的经典唱段。有些观众因为被普及活动所吸引而最终走进了剧场。演员们还利用演出间隙,在临沂商场内“快闪”合唱《毕业歌》,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特派记者 肖茜颖
(本报吉林今日电)
记者手记
琢 玉
上海是座有着红色文化基因的城市,如何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热演又持久的红色题材作品,近年来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
遗憾的是,有些红色题材剧目演过几回就不演了,像《国之当歌》这样演出逾百场的并不多见。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瑞祥表示,《国之当歌》能获得市场青睐,得益于7年来反复上演并不断地打磨。
创作人、制作人的对作品完美的追求程度,决定着作品的精度和高度。《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为何久演不衰?就是因为这些音乐剧经过了千锤百炼。上海歌剧院以时尚、当代的方式精雕细琢《国之当歌》,还以多元的互动方式让更多人走近这台音乐剧,为使主旋律、正能量作品不再“昙花一现”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