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1938年,宋庆龄创建保卫中国同盟(下称“保盟”,中福会前身),并协助诺尔曼·白求恩来到延安,建立了一座八路军医疗中心,宋庆龄将其命名为国际和平医院。至1946年,由保盟援建的多个国际和平医院及分院等机构,组成了国际和平医院网络。
医疗支援的作用,对保卫中国来说,绝不亚于武器装备的力量。1952年,宋庆龄用获得的“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下称“国妇婴”)。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妇幼保健院。66年间,国妇婴人怀着对宋庆龄事业的信仰、对妇幼工作的忠诚,始终遵循宋庆龄制定的“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办院方针和“实验、示范、精诚、博爱”的院训,推动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
如今,国妇婴拥有500张床位、千余名员工,是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国妇婴人不忘传承、不断创新,在出生缺陷精准防控、生殖医学、妇产科疑难危重病例救治、妇幼保健等领域引领行业进步。
打破基因魔咒
阻断家族遗传性疾病
国妇婴曾诞生第一个通过PGD技术阻断家族性甲状腺癌遗传的“无癌宝宝”。她的诞生依赖一项称为PGD(俗称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现代技术,即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这项技术能有效防止有先天遗传缺陷患儿的妊娠以及出生。现在,更多新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已经从少数几条染色体的诊断扩大到利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对全部23对条染色体或全基因组筛查。PGD技术使遗传病的诊断时间由产前诊断前移,实现了孕前诊断,从源头上控制出生缺陷。
“国妇婴不仅能够完成国际上所有的辅助生殖治疗,有的治疗技术甚至走在国际前列。”国妇婴院长、中科院院士黄荷凤说,依托规范的运行流程和稳定的单细胞遗传检测平台,国妇婴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规模上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稳步的提升。PGD、PGS诊断成功率99%以上,临床妊娠率接近50%,综合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医院建立了karyomapping本地运行平台,单基因病PGD工作实现常态化运转。
目前,国妇婴累计完成遗传性多囊肾病、X连锁嗜血细胞综合征、成骨发育不全、粘多糖贮积症II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多发性外生性骨疣I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等48个种类的84个家系的突变点检测和变异的致病性分析。新出生先天性重症免疫缺陷、地中海贫血、多发性外生性骨疣和DMD等PGD家系的健康胎儿,部分病例为国内首次开展,部分疾病为常见遗传性疾病,临床意义巨大。此外,国妇婴已开展智力障碍、脊髓性肌萎缩症、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等17种单基因疾病的产前基因诊断,其中4个遗传病家系的异常妊娠得到终止。这对许多具有高风险遗传病基因的家族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作为国际上“配子/胚胎源性疾病”假说的创立者,黄荷凤院士还在国内率先进行辅助生殖继续(ART)安全性研究,发现助孕子代出生缺陷增加1.3倍,多胎率高达55%,且其子代存在基因、蛋白和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据此设立“辅助生殖诱发胚胎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机制研究”专项。目前,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完成临床转化。
打造专科“医联体”
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为真正实现出生缺陷的源头防控,更能阻断遗传甚至表观遗传疾病在子代中的传递,提高人口素质,在黄荷凤院士团队引领和不懈努力下,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吸引了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会诊患者。2017年收治门诊手术患者119956人次,长三角三省一市患者占49.65%,其中江苏9.33%,浙江5.47%,安徽4.23%,上海30.62%。在推进长三角医疗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妇婴以特色专科技术力量为支撑,以专科协作为纽带,以医联体为载体,不仅为周边患者服务,更将优质资源沉入社区、辐射周边,共同推进区域医院协同发展。
温州患者刘女士和女儿都是“瓷娃娃”。瓷娃娃病,学名成骨不全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病,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不能剧烈活动,甚至威胁生命。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因为频繁骨折不能随意活动,女儿也要过和她一样的生活,刘女士迫切希望自己的下一个孩子能摆脱这个悲剧的命运。她来到上海,经过黄荷凤院士团队的多次会诊和组织讨论,最终确定了通过采用基于NGS的SNP单体型分型PGD技术方案。同样,因为病人及家属的坚守和配合,医院完成各道关口的遗传检测、体外受精。终于,质量最好的正常胚胎植入了刘女士的子宫,并最终为她带来一个健康的男婴。
如今,慕名前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国妇婴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发展,将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医院先后与上海徐汇区妇幼保健院、宝山区美兰湖妇产科医院、金山区亭林医院等合作建立分院,与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河北省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2017年,在上海市委、市府等关心支持下,国妇婴奉贤院区项目被列入上海市公立医院战略规划布局,拟在上海奉贤新城设置一所占地100亩、拥有500张床位、诊疗科目与总院一致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辐射周边更多居民。
2017年9月,国妇婴主办的“宋庆龄讲坛——医学论坛”暨纪念建院65周年学术活动在上海举行,正式启动了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建设,上海、江西、海南、浙江等地的9家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拉起了一张辐射全国的妇幼保健协作网。
“依靠多年来在妇幼保健专业领域的领先水平和业内良好口碑,从2018年起,浙江宁波、嘉兴、常山、嵊州和江苏的多家医院陆续表达了加入医联体合作的意愿。”黄荷凤院士说,“医联体将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合作推广妇产科领域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协助开展不孕不育检查、治疗,试管婴儿前期准备,妇科肿瘤系列手术及综合治疗,高危孕产妇的处理,并协助儿科建立NICU。”在此基础上,医联体还将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完成相关课题、论文,引进、培养创新人才等,并派医院专家团队定期到医联体辐射地区实地指导。
不忘初心
新形势下再出发
坐落在徐家汇繁华商圈的国妇婴,年门诊量突破12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约4万人次,年手术量3万余例,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指标维持在国际领先水平。历史纪录一次次被刷新,瞩目成就一次次被创造。“这一切,源于国妇婴66年来始终继承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和八路军创办的二十多所国际和平医院的优良传统,承载着宋庆龄对广大妇女儿童的真挚情感和无限关怀。”黄荷凤院士透露了一段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国妇婴历史:
1938年,在日军大举侵华、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宋庆龄创建“保盟”,通过在香港发起“一碗饭运动”等,向海内外广泛募集物资和捐款支援中国抗战。保盟的建立,打破了国民党政府对海外援华工作的垄断,打开了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面向世界的通道。在保盟的援助下,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8所国际和平医院和42所分院。
抗日战争胜利后,保盟完成历史使命,1945年12月,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并迁往上海,以帮助战后恢复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为解放区输送大批医疗物资,并援助全国30多个少儿机构,使大量贫困儿童生活得到保障。
1950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关心下,中国福利基金会改名中国福利会,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教育方面,开展实验性、示范性工作。从此,中福会成为了人民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光荏苒,关爱不变。几代人在这个平台上,传承‘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理念和事业,并向着‘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要求努力。”谈及国妇婴的未来,黄荷凤院士表示,以创新性为首要任务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妇婴的科研、教学、研究一体化发展道路,把国妇婴建设成为一家在我国有示范性、在国际有影响力,并具有自主创新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医院,不断助力我国乃至世界人口质量的提升。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