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就表示,大量的社会资金资源被配置到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市场又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控和对冲机制。房地产金融化的同时,又在不断地违背金融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基本原则,最终会使得房地产市场越来越依赖推高房价,社会资金资源的不断注入,维持其运行和发展。
田国立提出,要保持房地产市场正常的运转,按照统筹兼顾原则,实施价格、土地等行政要素控制手段,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探索住房租赁金融业务。他认为,这可以切实改变房地产单一的市场供给结构和资金配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住房金融属性,在解决居民住的需要时,不需要承担相应金融压力和风险。
田国立建议,利用住房租赁市场,引导空置住房流入市场,可以改善存量住房风险收益特性,提高存量住房市场风险承受能力的同时,利用疏的方式解决城市土地利用率,也是对堵的方式的有益补充。
另一位直陈房地产问题的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他说,“我在中央财办的时候,请有关单位对住宅空置的情况做了调查,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住宅的空置率非常高,比日本还高,这很不正常,说明用来炒的房子还真不少。”
杨伟民指出,近期房地产市场乱象丛生,成为最容易引爆风险的定时炸弹,应尽快重新成立一个住宅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六方面同步加快改革:第一,改革政府垄断住宅用地体制;第二,改革房地产商垄断住宅供应的体制;第三,改革售多租少市场结构;第四,改革房地产税;第五,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第六,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