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以上海银行为例,过去一年多的时间,我们为1600万客户提供服务,每一笔金额为三四千元人民币,主要用途为消费。经过观察统计,结果出人意料,94%的用户即便在没有上海银行分行的地方也会进行消费。一方面,银行能够关注到以往容易被疏忽的普通客户;另一方面,普惠金融的发展促进了消费增长。
PayPal公司全球副总裁Richard NASH:中国在支付领域有很大的优势,一些非常大的机构在提供着这些支付服务。中国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非常高,已经达到97%,在美国只有67%。这个数字本身就已经能说明中国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数字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在这些平台上可以做些什么。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如果说我们做金融业务不接受监管,不接受持牌,那么就会做乱这个市场。但是不是所有金融业务都要持牌?我认为这个是可以研究的。只要是有风险外溢的金融机构,一定要持牌,一定要接受审慎监管。对于一些风险外溢不是太大的机构,是要加强对他业务的事中、事后监管。
英国Z/Yen集团负责Mark YEANDLE:上海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一个非常强大的地位,当然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如果你想承认互联网金融或者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的话,那就去拥抱它们,因为它们最终都可以把你们带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本报记者 杨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