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鹿原》:
将民族秘史打造成时代正传
葛维屏
  ◆ 葛维屏

  在陈忠实小说的引言里,喻示着作者是将《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的秘史来进行创造的,这个定位固然给小说带来了一种新鲜的视角,但也意味着给影视改编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秘史强调了它的“秘”,而影视作品却必须用影像曝光成一种显影。电视剧《白鹿原》历经十五年的酝酿,以恢宏的气势、鲜活的人性以及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保真了原著的厚度、深度与力度,形象地为时代复原了一部黄钟大吕、纤毫毕现的史诗级篇章,可以说与小说形成了各有千秋、风味各异的“双子星座”。

  电视剧《白鹿原》成功之处,正在于它明晰了小说的背景纵深,鲜活了人物的心理动态,并且让每一个事件能引爆出人物的性格纠葛,使得电视剧成为一部记录典型时代的正传。

  小说《白鹿原》从开篇的第一个字节,就对准了民族的心灵密码。事件附着于人物身上,映衬在民族心理之中,使得小说始终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来观照近代中国历史。电视剧版正是沿着原著小说的这种脉线,强化了对民族精魂的书写。小说中,朱先生舌退二十万清兵的情节,并没有白嘉轩的参与,但在电视剧中,我们看到了白嘉轩直观地看到了朱先生身上体现出的为民立命、无惧生死的精神传承,并让朱先生慷慨激昂地陈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大丈夫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主题,串起了整部电视剧的灵魂,把电视剧里涉及的重大事件,都重新在民族的文化传承中,进行了一次次投射,并由此引发人物做出各自迥异的选择。

  电视剧最为成功的地方,就是将作家一笔带过的事件冲突,提到前台来重点表现,并且在每一个事件中,交错地刻画人物的情绪反映,从而使得电视剧里的人物性格饱满而丰润。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在白嘉轩与鹿子霖这两个家族挑起的主体冲突里,又构置了下一代的情感纠葛线,如由小娥牵连起的黑娃、孝文的冲突,白灵牵连起的兆鹏、兆海的纠葛,让小说里的情天恨海都有了前因的铺垫,移步换景地展现了人物的命运轨迹。尤其是电视剧开篇表现白嘉轩与仙草的相识相知过程,是小说里没有的情节,从嘉轩拒绝用粮换人到仙草上门晕倒再到嘉轩救人直到仙草主动示爱,整个情节环环相扣,峰回路转,情感拿捏得非常充分,为电视剧布好了一个动人心肠的开端。这一个情节在小说里仅仅是数语交代。有了这样的起点,之后小说里两大家族的一组人物在剧中表现的历史事件如西安围城、农运风暴、抗战烽火、决战秦原等重大时段中,凭着他们的人生信仰、个性特征和情感恩怨而生成了犬牙交错的戏剧冲突,每一个人物都在历史的选择面前,展露出他们灵魂的秘密。

  电视剧里,始终把人物置于黄土高原瑰丽神奇的情境之中,通过航拍、移运镜头及俯瞰远景,来展现晨昏流转、四季更替中生命的角逐与迂回,创造了一种情生境内、神游象外的意境。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原著小说里的冷凝风格,在转变成影像作品的时候,会因为过多的巧合与戏剧冲突,产生一种传奇的虚妄感,而缺失原著忠诚于史志的忠实度。这可能是这部电视剧作品在原著粉那里受到苛求的原因。但电视剧版《白鹿原》可以说把原著最精华的部分发挥到极致,即使我们会因电视剧必须遵从的创作特点而对其有所诟病,但无法掩盖其作为一个成功作品而载入中国影视发展史的突出贡献。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5版:文体汇
   第A06版:动态/文体汇
   第A07版:伏尔加之波
   第A08版:伏尔加之波
   第A09版:伏尔加之波
   第A10版:伏尔加之波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17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18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19版:金融城·陆家嘴论坛专刊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家装专版
远山如黛 悲从中来
文创的慧眼从何而来
《白鹿原》: 将民族秘史打造成时代正传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A21《白鹿原》:
将民族秘史打造成时代正传
2018-06-16 2 2018年06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