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大重病儿童重获新生
在2017年里,儿基会全面加大助医力度,努力扩大阳光基金惠及面。全年救助手术儿童218名,年内受惠大病儿童525名。加强与爱佑慈善基金会、中华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紧急救助中心等多方社会救助平台合作,举办大型公益活动筹措医疗慈善款。为上海30名听力残障儿童安装人工耳蜗并辅以培训。
同时,协同市妇联在遵义拓展“花儿绽放—先心病儿童助医”、“蓝天至爱—贫困高中生助学”以及“为爱阅读—图书捐赠”,制定了三年扶贫攻坚救助计划,与遵义市妇联签订了援建项目合作协议。邀请我国最早获得“小儿先心病”医疗技术的上海市胸科医院专家一行,多次赴遵义市各县进行了儿童先心病筛查,听取遵义市卫计委关于儿童先心病筛查工作情况,聆听先心病患儿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从2017年至今共筛选出47名疑难、重症先心病患儿,分批来沪进行手术治疗,贫困患儿成功赢得了手术佳机,获得新生。手术期间,市儿基会杨定华理事长、市妇联徐枫主席等领导先后赴医院慰问患儿,了解术后康复情况,鼓励他们战胜病痛,早日开始新生活。
保障困境儿童平等接受教育
认真落实寒暑两季的“8.18帮困助学”及“手拉手结对助学”项目,开展“爱尚学”、“她关爱”、“初生的太阳”等活动,将慈善助学项目拓展到进城务工随迁之女、留守儿童、涉毒、涉案家庭困境儿童,并为涉毒、涉案家庭儿童提供资助及心理援助,维护和保障不同类型儿童的合法权益。其中资助复旦、交大、东华、外经贸大学110名优秀贫困大学生。2017年共有1796名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儿童获得了助学金资助,金额达290.05万元。
在闵行、浦东、奉贤等地区幼儿园开展“家长学校”项目,总计覆盖50所幼儿园。项目邀请学前领域专家、儿童心理学家,进入幼儿园与少儿家长面对面专题授课,采用案例结合理论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直面时下家长最关心、最焦心的教育问题,家庭亲子问题,为家长们支招、解惑、提供专业咨询和解答,让家长较系统了解科学育儿知识和方法。活动受益人数达5000余人。开展“放送新年的爱”老小结对活动,在长宁、松江、浦东、金山等4个区,共计组织了200名特殊困境儿童与“五老”结对互助。通过迎新联欢、走进社区、互帮互学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探索儿童慈善新领域
另外,儿基会2017年新设立两大专项基金。其一是达承慈善专项基金投入215万元设立“儿童文化(专项)基金”。遵照设立人的意愿,“儿童文化(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未来之星 艺术圆梦”培训项目、设立““马兰花杯上海儿童戏剧艺术奖剧本奖”(简称“马兰花奖”),以及“中国故事 演绎精彩”戏剧实践活动等三项活动。其二是“玖久(专项)基金”,由4位爱心人士捐赠,2017-2019每年捐赠333万元,共计999万元。主要用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炎症性肠病等疑难胃肠病的医疗救助,是一个集医疗和科研为一体的专项公益救助项目,年内已经实施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