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减少募资额不低
按网上发行时间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只发行了62只新股,募资总额为922亿元,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大减少,但募资总额仅降低了20.96%。今年上半年上市企业平均募资规模大幅上升,为14.8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这主要是因为几只“独角兽”公司上半年IPO,包括“巨无霸”富士康以及药明康德、宁德时代等,以及几家金融股(华西证券、江苏租赁、中信建投等)。
2018年上半年IPO募资额超过20亿的公司有10家(去年同期5家),共计募资额575亿元(去年5家共计135亿元),占新股上半年募资总额的62.34%。其中,过会仅用36天的富士康,其募资额约为271亿元,是2015年6月国泰君安之后最大的IPO,也是A股历史上第11大IPO。
过会率创下历史新低
今年上半年,IPO市场出现几个明显变化:
一是过会率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118家IPO企业接受了发审委的审核,欲登陆A股市场,其中58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仅49.15%,创下历史最低,说明IPO的审核越来越严。
二是新增申报数下降,撤单数猛增。2018年上半年A股新增IPO申报企业共108家,而同期2017年上半年A股新增IPO申报企业数量为173家,今年同比下降了35.57%。与此同时,共148家企业撤回IPO申请,而去年上半年仅53家。
过会率下降也使得上半年新股发行数量大幅减少,这种情况7月份仍在延续,7月份前两周,每周只发行1只新股,本周目前确定的也是发行1只新股。上周五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增加到2只,下周的新股发行可能是2只,那么,7月份发行的新股也不过是5只,可能创下今年以来新股发行最少的一个月。
新经济支持力度加大
新股数量减少,更注重的是质量,上半年新股发行最大特点就是对新经济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加大,多项政策助力新经济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上半年3家比较著名的“独角兽”公司进行了IPO,包括富士康以及药明康德、宁德时代等,这些企业不少是新经济的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上周发行新股的长飞光纤也是“独角兽”公司,目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光纤光缆公司,业绩增速相当高。
新股发行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是建设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这要从IPO源头抓起。A股市场增加高质量的创新企业,对于推动中国创新发展,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之下,今年香港股市新经济企业上市数量更多,港股今年上半年IPO数量全球第一,与港交所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的新规有很大关系,7月份一大批新经济公司赴香港上市,小米成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7月12日,港交所有8家公司同时敲锣上市,包括娱乐直播“第一股”映客等。另外,美团点评、找钢网等存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企业都将赴港IPO。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