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1918年,依靠在山东的亲戚资助,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开始接触了解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校报。1920年11月,他与济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领袖王尽美等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1921年春,邓恩铭参与发起建立济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作为济南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年仅20岁的邓恩铭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1922年年底,邓恩铭赴青岛创建党组织,先后任中共直属青岛支部书记、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期间,发动胶济铁路和四方机车厂工人举行全厂大罢工,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成为五卅运动的先导。1927年4月,任中共山东省执行委员会书记。1929年1月19日,由于王复元、王用章叛变,邓恩铭在济南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领导绝食斗争,组织越狱,使部分同志得以脱险。1930年,邓恩铭忍受病痛,在狱中留下遗作《诀别》: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据新华社贵阳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