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比放开 华晨会否让贤
白诚
  7月9日,中德双方在柏林峰会上签署了多项汽车领域的项目,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就华晨宝马的长期发展签署长期框架性协议。签约当天,中方领导人表示,宝马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持股超过50%,这是中国对外资车企开放合资股比的“第一例”。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也在随后的信息中证实,双方首次就德国汽车企业在华合资项目所占股比提高等达成协议。随后有外媒称,宝马在中国的合资股比将达到75%,对应的项目是宝马在沈阳的项目,即华晨宝马。

  华晨中国对此消息表示否认,而宝马中国则保持沉默。

  有意思的是,一天后,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在德签约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光束汽车,新合资公司双方股比各占50%。和这则消息一起到来的,还有华晨中国股票的下跌,盘中跌幅近20%。真真是又听新人笑,又见旧人哭。

  华晨中国一直说要做中国的宝马,但终究只是在“说”,与它合作已久的宝马,早已化身成它的利润奶牛。数据显示,2017年,华晨中国净利润43.76亿元,其中华晨宝马净利润贡献较2016年增加31%至52.38亿元,这意味着华晨中国其他业务亏损达到8.62亿元。也正是因为这个类似给个名分的合资关系,华晨中国这几年可谓是躺着数钱,“市场换技术”的使命感停留在口头上。

  这就不难理解,从一开始,华晨宝马董事长祁玉民为何会反对股比放开,他认为,目前自主品牌还不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应该给自主品牌发展多留一些时间。

  自主品牌真的不够强大?至少在光束汽车那里,长城和宝马股比各占50%。长城汽车发布的公告还显示,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除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外,还可研发和生产传统燃油汽车。对于华晨中国而言,此中苦涩一言难尽。此外,这些年一些自主品牌也确实不负众望,一路攀升,吉利、上汽荣威、广汽传祺等的市场表现可圈可点。政策保护近30年,如果仍然没有核心技术,那也确是有违初心,还不如在商言商,让优胜劣汰的市场来培育强者。

  不过,无论如何,股比开放都已成定局。今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将通过5年过渡期,全部取消限制。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7月28日起,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并计划在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

  政策的开放必将带来行业的大调整。可以肯定的是,有实力者才有话语权。   白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汽车周刊
   第A2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要闻
   第B02版:广告
股比放开 华晨会否让贤
新能源飙升 商用车发力
宝马集团强化与华晨集团合作
宝马长城将合建“光束汽车”
名爵HS搭载最新汽车智能系统
新民晚报汽车周刊A19股比放开 华晨会否让贤 2018-07-18 2 2018年07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