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31日本市开办企业“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正式推行后,流程环节从7个减少到3个,办结时间从原来的22天缩短到5天,甚至更短。截至7月3日,申请人在“一窗通”共填报开办企业信息21.7万户。
这是上海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的举措之一。通过政府部门间的数据整合共享、业务流程再造,力求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在线上“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在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在“一张网的革命”中,上海落实了哪些做法,又有哪些亮点?
浦东
窗口没有否决权
“营业执照与许可证办理,都会涉及产权证明,房产信息能不能实现共享,避免重复提交?”在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的“找茬”窗口,提过这个问题的人不少。去年12月浦东率先实现房产信息共享,目前已对13个部门、70个事项共4730个办理件共享房产证明。“找茬”窗口设置以来,截至7月11日,已共计处理问题意见672条,一些意见的处理效果立竿见影。
为了更好地方便企业办事、优化营商环境,浦东新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推出一系列服务机制,使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找茬”以外,其他机制还包括帮办、窗口无否决权、主题套餐个性化服务等。
“我想要开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但实在太‘小白’,自己完全不懂怎么操作、要准备哪些材料。幸好我看到这里有‘企业帮办服务’,工作人员从头开始一项一项教我。”刚刚在服务中心完成企业网上注册的武倩告诉记者。
武倩体验的“企业帮办”服务,主要针对各类投资主体的新设及变更环节提供咨询辅导和帮办代理等服务,坚持“专人服务、一帮到底”,自4月8日以来已经服务了1594家企业。
为了避免推诿扯皮,浦东新区还首创了“窗口无否决权”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窗口工作人员不能简单地说“不”,而要告诉当事人“怎么办”。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要给出申办清单与条件;对于法律法规中尚不明确的新生事物,则要及时记录上报。
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海霞说,办事窗口就像政府服务的“探测器”,能够最先察觉到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对于一些新业态,例如既涉及仓储、又涉及饮食的盒马鲜生,传统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照以前的标准化操作就无法办理。“现在,对于这类没有办法判断的新生事物,我们要求及时记录上报,形成新生事物的解决模板。这既是对企业需求的及时响应,也是为政府服务改革提供更多储备。”
“一窗受理”让百姓省事的同时,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变高了——以前只需掌握单一委办局的相关内容,现在则要从“专科医生”变成“全科医生”。黄海霞介绍,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要经过2-3个月的集中培训,再现场带教上岗,同时各职能部门也会派出业务骨干指导,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浦东新区电子政务管理中心主任史锋介绍,新区已实现327项网上涉企事项全覆盖,其中“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占52.9%,“窗口只跑一次”占47.1%。截至6月底,办件总量达14万件,“一网通办”实际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了85%。
徐汇
请来机器人帮忙
走进办事大厅,却对所办事项一头雾水?除了向服务人员咨询以外,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你还可以问问“人工智能首席服务官”——咨询引导机器人“徐小智”。只要把想办的事告诉它,“徐小智”就会指引你应该去哪里领号、去哪个窗口办事。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宋开成介绍,找机器人来帮忙,是为了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路”难题。“中心目前有29个部门、145个窗口、500多项审批事项,分散在两栋楼,要想找到对应的业务窗口,本身就存在困难。有时,窗口还会根据实时办理人数调整,服务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同步了解动态变化。于是我们想到可以将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人机交互,解决这个问题。”
“徐小智”还有几个兄弟,分别是政策咨询机器人“徐小境”及法律服务机器人“徐小法”。还有一位负责分发运送材料的运输机器人“徐小递”,它往返于办事窗口和各职能部门之间,会主动绕开障碍物,还会乘电梯上下楼,每天可以为窗口人员节省离席来回时间近4小时。这些机器人各有分工,能够清晰识别语音语义并给予恰当的反应答复,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从人工到智能的跨越。
走进徐汇行政服务中心二楼的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城市云脑”正在高速运作,在铺满一整面墙的硕大屏幕上,徐汇区行政服务、网格管理、市场监管、平安综治、城市运行、民生保障等各领域数据状况一目了然。这里是徐汇区大数据中心,“城市云脑”兼具大数据协调指挥、行政审批监管、全区应急值守等复合功能,政府内部信息在此实时共享。
徐汇区政务云于2014年起步,在数据共享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据悉,目前徐汇区基本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并从办事人视角出发,推出企业设立、人力资源等13个套餐式主题服务,涉企审批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同时,依托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建设,徐汇区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共享大集成。
借助人工智能的运用,徐汇区还在探索无人政务办理,将建设综合性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助办理大厅。宋开成表示:“未来会有‘秒批’的事项,也会有‘无人政务服务超市’功能。”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