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洲模范学校高三女生蒋林伶上个月刚刚参加完高考,被上海建桥学院录取。她原本开开心心在家等录取通知书,准备过一个愉快的暑假,可是意外突然发生了。7月10日,她在家开空调,想把窗关上,就踩在床上探出身子用力关窗,结果一不小心从5楼窗口摔了出去。万幸的是,楼下一片绿泥地起到了缓冲作用,她的命暂时保住了。
父亲蒋东和邻居慌忙把女儿送到医院。经检查,林伶脑颅出血,腰椎骨、尾椎骨粉碎性骨折,意识不清,生命垂危。在医院的全力抢救下,林伶颅内出血得到了控制,意识也渐渐恢复,但伤情依然不容乐观。
蒋东是一名崇明的哥,和妻子搭班开出租车,收入非常有限,几乎所有的积蓄都花在培养女儿身上。当下林伶最严重的伤势,就是腰椎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有可能会导致瘫痪,必须尽快进行手术。进行手术就必须申请用血额度,蒋东夫妻俩早年几乎年年参加献血,但最近几年因为身体不好,通不过体检无法继续。
按照血液管理相关规定,参加无偿献血五年内,家属可以享受优先用血政策。蒋东夫妻上一次献血早就超过五年,而医院血库也是告急。医生无奈地告诉他,要尽快想办法找亲戚朋友献血,否则就会耽误手术治疗。蒋林伶的手术需要2000CC血量,一次正常献血量基本在200CC,去哪里找这么多人来献血?前天晚上,走投无路的蒋东试着向女儿的老师求助,期盼他能想办法救救林伶。
昨天上午9时,当蒋东焦虑地徘徊时,走廊的另一头出现一群年轻的身影。几位80后、90后老师带着他们的00后学生们赶来了。赶来的大部分是同洲模范学校的师生,有艺术课老师,有同班同学,也有已经毕业的校友。艺术课老师杨庸华告诉记者,他们连夜建了一个微信群,向同学们呼吁捐款、献血,今天能来的几乎都到齐了。
在赶来献血的老师中,还有一位来自上海建桥学院的王老师。他安慰蒋东道:“虽然蒋林伶还没有入学,但也已经算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学校的原则是,绝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所以不会坐视不管。”王老师还表示,学校可以安排蒋林伶暂时休学,等伤势好转后再安排她继续学业,就算是坐着轮椅上课也没关系,一切助学、帮困政策也都会设法落实,让她安心治疗。
一条条殷红的血线通过导管流入血袋,见证了同窗情谊。刚刚经历完高考的他们,为了挽救同学的生命又聚到了一起。这些孩子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经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成人礼”。
昨晚,记者收到蒋东发来的微信,所有献血证被送到医院,2000CC手术用血额度配置全部到位。此时,还有学生陆陆续续赶来。“血已经解决了,马上就能安排手术,请替我好好感谢老师和同学们!”
本报记者 李一能 邵宁 实习生 王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