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场找回老味道
暂且不提演出有多精彩,整修后的书苑硬件就先俘获了观众的心。一走进大厅,老观众欣喜地发现,小茶几和瓷茶杯回来了,“阿姐”抱着热水瓶穿梭在人群里喊着“让让”的场景让观众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觉。同时,书苑还恢复了点心供应,这些点心都是上海评弹团从南京西路附近的老字号采购来的,干湿茶点齐全,花样颇费了一番心思。由于数量有限,所以利润微薄,纯粹是为了让观众在书场里得到更好的享受。影院式的座椅间架上了小搁板,观众们可以一边看演出一边嗑瓜子、吃点心,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乡音书苑开张33年来与其他书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老观众们一致认为是氛围。在其他场所,老友间会互相称呼“老王”“老张”,而乡音书苑的观众很多是退休知识分子,大家更喜欢互相称“王先生”“李小姐”。当年在胸前放一套乡音书苑的长票,那是极有面子的。来乡音书苑听评弹,听的是腔调,买长票的观众每周固定时间来到这里,不仅看演出,还可见朋友。无怪乎大家都说,乡音书苑是老年人的“朋友圈”。
名家新秀同台演
别处书场一场演出2小时,只讲一个故事,而乡音书苑,一次却要讲两个故事。升级后的乡音书苑,演出内容也卖点十足。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特邀评弹界“大熊猫”级别的2位老艺术家——吴迪君、赵丽芳献上“开青龙”表演。好演出就是最好的招牌,得知吴迪君、赵丽芳将重新登台,上海、苏州、无锡等地的老观众提前几个星期就给赵丽芳打电话,要订票过来看。
吴迪君今年81岁,赵丽芳也已74岁,精神矍铄的他俩创下了在评弹舞台上演长篇的最高年龄纪录。这次连演2个月,二老颇下了一番苦功,演出前每天在家排练,引得邻居天天过来观摩。此次演出的《一代枭雄》节选最精华的部分,无论是黄金荣初到苏州巧遇林桂生,还是重返上海做探长,乃至高潮“三试杜月笙”,都回回紧凑,引人入胜。
在吴迪君、赵丽芳之前演《武则天》,上海评弹团的青年演员钱晏显得有些紧张,更有些兴奋。演出结束后,她坐到台下,现场观摩两位老艺术家的表演,“视频和现场还是不一样的,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可遇不可求”,说这话时,她的眼里闪着光。见习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