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究竟做了啥
吴强
  吴 强

  地图类APP偷隐私,还终身“潜规则”用户——消保委昨天发布的新闻,让我小吃一惊——原来你是这样的APP!犹豫很久要不要删掉我的高德地图。然而,发布会只说了一半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不知道是发布者确实不知道呢,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上海市消保委公布的“地图类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评测结果”显示,APP开发者未经用户同意就获取其隐私信息,也有获取超过服务需求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更多的则是在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时有一个“潜规则”:一次授权,终身使用。这其中包括了百度、搜狗、高德等大家耳熟能详的APP。

  消息大致如此。

  读完以后,问题来了:百度、搜狗、高德们通过“读取联系人”“读取短信”等搜集的信息,究竟用来干吗了呢?是卖给所谓商户了,所以手机上总是接到乱七八糟的电话,对方用奇货可居的样子和不标准的普通话推荐房产、股票、贷款、P2P?或者,会接到各种短信,掏心掏肺说为什么要卖假冒名牌包、名牌表,又或者国际彩票让我月赚百万、邀请到澳门赌场豪赌?好像有点太低级吧,这跟数年前在天桥上卖老总通讯录的有什么区别?或者是自用,用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给你做各式各样更隐蔽的推荐,骗人无形、赚钱有道?

  还是,卖给各种骗子,用来做各种骗局,骗钱、骗人,因为有真实信息,很能够博取受骗人的相信?比如你的卡被盗用了,或者你被公安盯上了,甚至你的孩子、你的亲人出车祸了、出问题了,马上急需要用钱?想想真是不寒而栗。问题是,这样下三滥的骗子,你们这些浓眉大眼的APP又是怎样勾搭上的呢?

  这都是我的猜想,不知道他们搜集的信息究竟用来做什么了。但愿这些APP在互联网创新、投资游戏之余,能出来走两步,说个清楚。说清楚了,不是不可以商量。隐私的部分让渡,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比如,你要网购,不得不让渡家里的门牌号码。不是不能商量,只求能够说清楚啊。

  所以,你们究竟做了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话题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1版:都市小区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新民环球
   第A18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社会保障给百姓带来稳稳安全感
究竟做了啥
金山区喜闻老房加梯第一例
这批贴牌假冒消防水泵出自谁手?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究竟做了啥 2018-07-19 2 2018年07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