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监管局开出罚单
7月17日晚间,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布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民生证券发布的*ST保千(600074)相关研报存在问题,对民生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调查,民生证券研报中存在的问题有:
1.在保千里被立案调查后,民生证券发布11篇评级为强烈推荐的研报,未对立案调查情况进行风险提示。研报评级、风险提示审慎性不足。
2.民生证券发布题为《立案调查出结果,不确定因素消除》的强烈推荐简评,认为“本次立案调查结果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构成重大影响”“影响股价的不确定因素正在消除”,相关判断理由不充分、结论不审慎。
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指出,上述问题反映出民生证券研究报告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把关不严,违反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九条、第十条规定。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现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造假公司仍“被推荐”
民生证券从2016年9月就开始发布研报“强烈推荐”保千里,如果说那是研究人员看好保千里推出的新产品前景,还情有可原,但2016年12月27日,保千里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民生证券没有提示风险,却不断发布推荐研报,这就令人有些奇怪了。
2017年7月,调查结果公布。保千里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庄敏等人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经证监会查实,收购人庄敏及其一致行动人陈海昌等3人在收购中达股份过程中,涉嫌向评估机构提供虚假协议致使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评估值虚增;以及中达股份涉嫌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
保千里收购涉嫌造假,民生证券随即在2017年7月14日跟进研报认为,“本次立案调查结果对公司的主营业务不构成重大影响,公司业务布局正迎来发展机遇,影响股价的不确定因素正在消除。公司价值低估,看好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长期发展潜力。”
造假如此严重的问题,研究人员居然还推荐该股票,令人难以理解,证监会对此进行处罚是有必要的。
研报存在不少问题
当时民生证券研报给出未来12个月合理估值为18.55—21.2元,但保千里的走势却完全相反,证监会调查结果出来后股价就一路下跌,2017年7月24日停牌前交易日跌停报收10.39元,2017年12月29日复牌戴上ST帽子后,创下连续28个跌停板新纪录,昨天股价只有1.39元。
可见民生证券研报的误导有多严重。事实上,证券研究业务的确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很多公司出现问题,事先都没有研究人员的风险提示,研报往往只推荐股票,很少有风险提示。事后一些研究人员往往表示那是上市公司造假,责任不在自己,但实际上还是研究不够深入,比如乐视网前几年年报在现金流等方面都有问题,但很多研究人员还是不断推荐这家公司。看来,全行业的研究业务都需要整顿。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