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石化十年磨一剑填补国内空白
48K大丝束碳纤维“破炉而出”
叶薇 荀道娟
  本报讯 (记者 叶薇 通讯员 荀道娟)经过聚合、纺丝、牵伸“热身”,再入氧化碳化“炉烤”,48K大丝束碳纤维一身黑亮,“破炉而出”——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的“PAN(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及工艺包开发”项目,日前通过国内权威专家组鉴定,大丝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性、高模量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000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碳纤维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迄今为止核心技术也只被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对此,上海石化在中国石化、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石化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复旦大学等数十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一起,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不“摸黑前行”,不“无谓模仿”,不“盲目试错”,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少走弯路,跨越鸿沟,取得了技术的积累。

  据上海石化腈纶部总工程师黄翔宇介绍,从12K小丝束到48K大丝束,上海石化走过了一条十分艰难的攻关之路,十年磨一剑,取得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上海石化碳纤维已经在传统能源领域一显身手。在莫桑比克N6公路、天津津滨高速立交桥、沈阳至丹东铁路线、辽宁蓡窝水库等9个病险基础设施维修工程中,采用碳纤维拉挤板材加固,不仅施工高效便捷,而且结构承载力明显提高。

  【相关链接】

  十年创新路

  ■ 2008年11月,上海石化建成碳纤维中试装置

  ■ 2009年,研制出12K原丝

  ■ 2012年9月,采用自行开发的国内独有的NaSCN(硫氰酸钠)湿法工艺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年产3000吨原丝、1500吨碳纤维项目一阶段工程建成投产

  ■ 2016年,开展碳纤维48K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

  ■ 2018年3月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新民旅游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旅游资讯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习近平抵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续写中卢友好合作新篇章
长春疫苗案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并未采购使用过涉事批次疫苗 已全面停用长春长生各类疫苗
要彻查,更要刮骨
谁架虹霓入云霄
李强率中共代表团结束访问上午返沪
胸怀大局 心系百姓
“三费”精细化须算明白账
48K大丝束碳纤维“破炉而出”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48K大丝束碳纤维“破炉而出” 2018-07-24 2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