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 公众有序参与
对标全球顶级城市,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用完善的制度供给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梳理本市地方性法规,修改13件法规,并对33件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打包”解决上海现行有效地方性法规的适应性问题。6月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通过开门立法,让公众有序参与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实践全过程。目前,《规划》建议项目121件,其中拟提请审议项目48件,预备提请审议项目24件。
此外,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还着眼于服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化三省一市人大工作协作机制。
调研 走访了解实情
在上海全市开展大调研的背景下,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也将大调研纳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代表们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等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让履职有更多底气。
调研关心城市管理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今年4月至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开展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及风险防范情况专项监督调研。上半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570多位市人大代表和3200多位区、乡镇人大代表共召开1100多场座谈会,回收有关生活垃圾管理、乡村振兴战略等问卷26000多份。数字背后,是百姓对生活中点滴“小事”的期盼,更是代表们情牵百姓关切的履职印记。
履职 夯实自身建设
为帮助新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掌握履职实务方法,5月中旬至6月下旬,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共举办4期“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新任代表履职学习轮训班”。450多位人大代表参加轮训班。培训以专题研讨、实务操作为主,让代表们从理论、法律、实践等层面熟悉履职内容和要求、增强履职能力。此外,区、乡镇人大代表培训班也陆续举行。目前全部新任上海市人大代表和超过40%的新任区、乡镇人大代表都接受了培训。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