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不少人早已开始了三伏贴,但你真的适合三伏贴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吴欢表示,冬病夏治往往针对容易受寒气影响、阳气不足的人群,而三伏贴并不适合所有人群。患者在冬病夏治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吴欢介绍,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老慢支、过敏性或慢性鼻咽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选择穴位敷贴肺腧、天突穴等;中药辨证处方内服,药渣外敷背部肩胛间区及足浴。但咳嗽咽痛、痰黄、涕黄、发热、喉中痰鸣、便秘、口舌生疮、心烦易怒等,以及舌红苔黄腻者不宜此治疗,可选用汤药。
慢性消化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进食或遇风寒就疼痛或拉肚子,可选用穴位敷贴神阙穴等;中药辨证处方内服,药渣外敷腹部及足浴。但对于大便灼热、发热、便血便脓者不宜治疗,可选用汤药。
运动系统疾病:如关节炎、颈肩综合征、腰椎病等,遇寒加重,不耐空调,甚至连电扇都不能吹的患者,可选用针刺局部,艾灸散寒,拔罐通络,推拿正骨等方法。应注意排除局部皮肤破损、骨折、皮下脓肿、活动性出血等。
接受治疗前,吴欢提醒,尤其针刺、拔罐的患者不宜空腹,避免过饱和劳累,情绪平和;孕妇、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黄痰、咽痛、发热、舌苔黄腻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血压波动、活动性出血疾患者不能采用;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治疗的部位皮肤有无过敏,如红肿瘙痒,局部使用激素药膏即可解决,不必紧张。(叶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