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局介绍,上海互联网媒体广告占比已从2011年的22%提高到了2017年的60%,7年时间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超越。但是,应用大数据分析发现,由于互联网广告技术门槛高,定位、取证手段滞后,加之违法成本低,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2017年发现的违法广告超过七成来自于互联网。分析发现,互联网上与民生相关的商品,如建材五金、首饰、清洁用品、服装服饰等,已成广告违法新热点。最新数据显示,上述类别商品2017年共监测到涉嫌违法广告683条次,其中的621条次归属互联网电商平台,占比高达90%。诸如贬低同类商品、夸大产品作用、宣传疾病防治等广告违法宣传行为屡见不鲜。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上海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等行业的广告违法数量,已由1058条次(2015年)减少到544条次(2017年)。分析认为,近年来工商等职能部门联合推动的重点行业监管常态化和广告监测精准化,起到了预期效果。
针对互联网中与民生相关的广告违法趋势,已成立20年的上海市广告监测中心表示,将进一步扩大精准监测范围,配合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其中,运用音视频类广告监测的声波自动比对技术;互联网广告监测的多线程搜索、数据排重、仿真浏览、非结构化文本识别;平面广告监测的图像快速翻拍等科技手段,已能实现平均每分钟监测19条广告,60秒定位互联网违法广告的速度,累计监测的广告量已近3000万条,并以每年240万条的速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