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新民财经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观念“进化” 想花肯花会花
谈璎
图 IC
  首席记者 谈璎

  《碟中谍6》热映中,旅游爱好者窃喜——谍战大片“买一送一”,附赠一部绝美风光片。被取景地瑰丽壮观的无敌景致勾起了“打卡”热情,资深“驴友”对着巴黎大皇宫感叹“去过”或“可惜曾擦肩而过”,新生代当即把挪威峡湾布道石、新西兰皇后镇附近山谷列入下一次自由行目的地。

  最近,涪陵榨菜、安井食品等大众消费品上市公司半年报反映出盈利持续改善,引发了另一波各方对消费行为变化的热议:想花肯花的转向了会花,理性务实的消费观占据上风。

  消费结构悄然变,观念“进化”进行时。

  1

  时间是金 主动花钱买便利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刚需。方便食品、外卖食品崛起,代表了消费结构变化的特征之一:看重性价比,图省时省力。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中国整体的恩格尔系数近20年下降明显,2000年首次低于40%,2016年为30.1%,2017年更是首次跌破30%,说明消费在持续升级中。

  消费偏好渐渐向优质、平价的品牌商品集中,三四五线城市及乡镇消费的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从榨菜、酱油、二锅头等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分析可见,其品牌中的中高档产品销量上升,低端产品销量下降。以康师傅半年报为例,其收益增长了8.5%,细分发现各产品门类中,高价袋面销量的占比明显上升,非常好卖,而中低价产品遭到冷遇。今年初,统一公司实施涨价政策,其高端方便面产品顺应了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同样热销。广发证券认为,三四线城市人口呈现回流态势,带来一线城市消费倾向惯性,有助于推动消费格局与品质的提升。9月2日,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表示,未来三四五线城市消费信贷市场的潜力极大,从度小满金融的客群来看,三四五线城市的用户占比正在快速增长。

  在一线城市,网上订餐服务红火,成为消费新趋势。老年人习惯于节俭,虽说费时费力,自己买菜做饭是省钱首选。一线城市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年轻人,消费方式和上一代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工作繁忙,竞争激烈,“朝八晚八”甚至一周七天“九九六”的工作方式也不鲜见。时间变得最为昂贵,消费行为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为主导准则。

  工作日的办公楼,外卖穿梭出入。咖啡奶茶、午餐晚餐、下午茶点,甚至海底捞的火锅,网上订好了直接送到办公室,不用出门也免了排队。时间节省下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继续进修深造,健身房里“撸铁”,交友聚会社交,休息补充体力。很多年轻人明白:享受生活,还是要靠勤奋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来为消费埋单。

  2

  变买为租 自由发展少束缚

  从勤俭持家向能挣会花过渡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存在明显代沟,买和租是其中一条分界线。年纪稍长者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喜欢买买买,从囤货中获得安全感和快乐,有时不得不忍痛对闲置物品实施“断舍离”。年轻人乐于尝试提前消费,也会苦于荷包不够丰盈,于是“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

  一对海归小夫妻在上海找到工作定居发展,租下浦东花木一套新交房的精装修公寓,觉得挺划算。1万元出头的月租金,相对于上千万元的房价而言,跟银行存款利息相差不多。据了解,房东才比他们大十几岁,买房子一是为了保值,二是将来留给儿子结婚用。

  一项全球购房者平均年龄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及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在35岁,年龄最大德国和日本为41岁,而中国大城市青年的首次购房年龄则明显偏低。没有父母的鼎力支持,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房住不炒”的调控下,房价预期难再涨,租房带来更多发展自由和便利。

  一位90后姑娘最近刚被猎头从广州挖角到北京就职,搬家时仅带了一只旅行箱。她说,一个新的工作机会意味着新的开始,长途搬家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房子和衣服都可以租,城市迁移的代价非常低。

  创新时装共享平台衣二三成立于3年前。创始人兼CEO刘梦媛是位80后,她说,当时设想为女生们建立“云端共享衣橱”,不占家里空间,在有限的预算下每天根据场景心情选衣。目前衣二三的注册用户超过了1000万,拓展了全球500多个时装品牌,并在多个城市设立了仓洗配一体的智能运营中心。

  租房、租相机、租单车、租乐器、租衣服……只要想得到,就能租得到,用不多的租金花费,实现最大效应,没有“去库存”负担。

  3

  理性多样 服务消费持续涨

  花钱“由实向虚”发展的特征,反映出消费趋于理性化、多样化。食品、服饰等实物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消费比如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交通通信等的支出比重上升。数据显示,2013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食品和衣着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38.5%持续下降到35.8%,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9.4%持续上升至32.5%。

  消费起点有高低之别,印证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变迁。80后、90后的消费起点明显高于以前。长途旅游是年轻人当下消费的必选项,对于60后、70后来说,当年绝对算奢侈品。

  从想花、肯花,最终达到会花的境界,需要一段较长的尝试过程。出境游热在中国兴起不过20年左右时间,游客消费的“进化”有目共睹。比如,头一两回出境游时,人们喜欢买名包、名表等奢侈品带回国,因为国内外价差大,买到就是赚到,又能“炫”一下,其他费用能省则省,甚至带上泡面。去的次数多了,不觉得有多稀罕了,乐意采购能提高生活水准、质优价平的商品。再后来,青睐不同文化的体验式消费,尝试着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细节。带回的箱子不再塞到容量上限,体验和回忆装满了内心。

  能挣还得会花,会花也是一门学问,让消费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因此,优质大众消费品的热销是必然趋势。以前人们出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发达国家的居民并不像中国人那样热衷于享用名牌、在意物质生活的差异,同样看不懂老外乐意把钱大量花在自己的爱好上,比如户外运动和文化享受。现在渐渐明白:消费追求的“进化”是一种必然,经历了长时间的富足之后,务实平淡才是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内页导读
消费观念“进化” 想花肯花会花
给消费热度多添柴
新民晚报新民财经A17消费观念“进化” 想花肯花会花 2018-09-08 2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