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贸易摩擦会显著影响部分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但还有相当部分公司不会直接受影响;会拖累中国公司的科技进步,但不会中断中国公司的科技进步。中国经济终将在复杂贸易条件下产生自适应过程,继续迈步向前。
我们可以做一个加征关税影响的边际分析。2017年中国对美商品出口约4300亿美元,占中国全部商品出口的19%。两批加征关税的商品总额为260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商品出口总额的60%,占中国全部商品出口份额的11.5%。在这2600亿美元或者说中国对外出口的11.5%中,小部分是加征25%关税,其中2000亿是加征10%的关税。而这10%的加征中,前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就对消了5%,则这些商品卖到美国的成本或售价只增加5%。5%的成本增加不会改变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的形象,在美销售难有显著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等积极的国际关系维护,通过对美国之外的88.5%份额市场和原来空白市场的拓展,也许是可以对消掉甚至超越掉美国市场的份额减少,使中国整体的对外出口不会受太大的波动和影响。
具体到各行各业和具体公司,过去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和公司当然会有影响,对美国市场依赖严重的上市公司,我们可暂时予以回避。非依赖美国市场的公司,国内市场为主的公司,基本不会有直接影响。中美贸易摩擦最终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有多大,今年的年报会给出答案。现在可以确认是:加征关税不是贸易的停止,只是商品成本增加,直接的可能后果是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量减少;这个减少是有限的,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出口来说,其他市场有可能弥补掉美国的减少。
至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兴通讯只是一个个案,不代表整个中国科技产业。在过去几十年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创新中,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所谓过去中国芯片的市场占有率很低,是因为在开放的经贸环境中,企业倾向于采购一流的芯片,二流三流没有或者很少订单是正常的。在技术封锁条件下,国内的企业把订单给国内的二流三流芯片厂家,二流厂家迟早变成一流,三流厂家迟早变成二流。最近华为发布了新一代7纳米的麒麟980手机芯片,就是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未来国内会有更多科技厂商爆出各种科技喜讯,我们不必对中国的科技前景过于担忧。
根据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提高各自福利,这个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特朗普并非不知道。未来两国首脑会晤时,存在达成或部分达成协议的可能。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摩擦按理不会这样存在下去。如果美国要开这样的历史倒车,并不妨碍中国朝着其他康庄大道继续大步向前。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一个一个行业和一个一个公司单独理性分析,坚定买入一些被恐慌而错杀的好公司。 毛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