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及人之老和及人之幼
剑 箫
  文/ 剑 箫

  “老吾老”“幼吾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现代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吾幼”似乎不成问题, “老吾老”就难说了。而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至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非常有优势的。

  那么,对“老吾老”“幼吾幼”的后半句话——“及人之老”“及人之幼”上,我们做得怎样呢?实事求是地说,没有前半句做得好。

  中国是个从小农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比较初级的现代社会,免不了会带着旧社会好的或不好的印记,比如在关心爱护自家的老人或孩子方面就非常自觉;而在关心爱护他人的老人或孩子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血缘和亲情总是压倒其他社会关系的。

  正因如此,我们的先贤早就看到了人性的这个弱点,特别强调“老吾老”“幼吾幼”之余还要“及人之老”和“及人之幼”,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有健全的人格。他们的理念,历经两千多年,一点不落后,现在看来,还非常先进。

  有先进的理念是好的,但如果不去践行,那就等同于零,甚至于比没有受过这个理念熏陶的人更显文明程度不够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扫一扫
格言
罗新安: 热衷青少年教育的将门之后
及人之老和及人之幼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21及人之老和及人之幼 2018-09-08 2 2018年09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