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刘阿姨热心公益,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特别有意思的是,她家的钥匙特别多。这些钥匙可不是开她家门的,而是其他居民放在她这里的。
几年前,在社区结对帮困的活动中,刘阿姨与一位孤老结对。孤老年纪较大,记性也不好,就在刘阿姨这里放了把钥匙以备急需。哪知道这件事在小区传开后,先后有十多位老人把钥匙放在她家里,甚至还有一对年轻夫妻也把钥匙放在刘阿姨家里,请她一旦下雨时,帮忙收衣服。就因为家里钥匙多,大家都叫刘阿姨为“钥匙长”。
社区还真需要这样的“钥匙长”。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位老人由于忘带钥匙,想爬楼从窗户进入,结果摔成重伤。一些老人由于年纪的关系,记忆力出现退化,有时候出门会忘记带钥匙;另外,风大的话也会突然把门关上;空巢老人独自在家,一旦突发疾病,自己又不能去开门,这时候他只要打个电话给“钥匙长”,就能让“钥匙长”来开门,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还有,现在有些房屋长期空置,或是主人长期外出,一旦发生水电煤事故,一下子很难找到房屋主人,这时候有“钥匙长”,就可以很快解决问题。
小小一把钥匙,传递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钥匙长”收下的每一把钥匙,既是责任,也是光荣,这里面包含了老人的信任和肯定。社区里多几把这样的钥匙,在帮助老人之外,也能营造出了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使得我们的社区大家园更温暖。当然,为老人代保管钥匙,也有一定的“风险”。万一钥匙主人的家里出点事情,或是发生因自己保管不慎丢失钥匙等情况,代保管者也是有一定责任的。也许,我们的居委会可以动点脑,出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