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旬犹少
黄培传
  黄培传

  人到中老年,就爱怀旧。这是我们同学阔别三十八年后的首次相会相聚,同学见面格外亲切。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1980年我们毕业,大家志在四方,有的参军当兵,有的插队落户,有的奔赴农场……今天,当年各奔东西的同学们,带着一份成熟、一份沧桑,兴致勃勃汇聚到了一起。

  打开尘封的记忆,同窗的美好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抹去。年少的天真无邪、幼稚鲁莽,我们都记忆犹新,青春往事,淳朴无邪。如今同学们的双鬓虽已斑白,眼角也爬上了皱纹,同学相见,立即时空倒转,青春焕发,亲切地聊起同桌间的窃窃私语,师生间的桃李情深。

  我们那个年代,同学间的感情像是没有血缘的亲情,有的同学家的父母互相认识,兄弟姐妹也是同一个学校的同学,也有的同学是邻居,每天生活学习在一起,互相了解,便有了一种别样的情谊。一见面,就有永远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生活中遇到的喜悦和烦恼,没有任何顾忌,都可以尽情诉说。

  在步入花甲之年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老人之际,追忆过往,我们这代人所经历和遇到的困境困惑,也变成了岁月的馈赠。

  觥筹交错,我想起郑板桥在六十岁时给自己写下的一副自勉寿联: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耳顺之年,就是要树立起这种风度和胸怀,保有童趣、胸襟旷达、知足常乐、动静结合。

  老同学聚餐会散席不久,微信朋友圈紧跟着热闹起来,在和同学的谈笑交流之间,大家似乎都忘记了生活中的烦恼劳累,同学圈转发的各种文章、视频,都能成为紧张生活的调剂,让我们或开怀或莞尔,在老同学面前,我们不由自主地忘却了年龄,并由衷感到:我们并没有老,我们还年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共享进博会
   第A07版:共享进博会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创上海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特别报道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时间之外有美味
藕荷色
果子落了
六旬犹少
简化的梵高卧室
每部戏结束都像失恋
扫一扫看更多精彩访谈
新民晚报夜光杯A17六旬犹少 2018-10-29 2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