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中国竞争政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反垄断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反垄断委员会秘书长甘霖在介绍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十周年情况时表示。据了解,反垄断领域法治建设方面,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出台了《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反价格垄断规定》《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等12件部门规章、3件规范性文件、10件办事指南和指导意见,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
“今年以来,我们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437件,截至11月9日,已立案385件,审结380件,同比增长超过30%。”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局长吴振国指出。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并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经营者集中案件数量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经营者集中申报数量只有136件,到2017年已经达到402件,是原来的3倍。2017年附条件批准了7件经营者集中案件,创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新高。
“中国反垄断执法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与美国、欧盟并列的全球三大反垄断司法辖区之一。”
——甘霖透露,在中国-瑞士等八个自贸协定中已经设立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执法合作专章,正在进行多个自贸协定竞争政策议题的谈判。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执法机构商签55个竞争政策与反垄断执法合作文件。
“目前,对这三家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下一步反垄断局将对案件的相关市场界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定性等方面开展研究论证,依法做好案件调查处理工作。”
——据吴振国介绍,今年5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三星、海力士、镁光公司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开展调查。随后,又对数十家下游企业开展了调查取证。
“我们正在研究互联网竞争规律和特点,全面分析评估该交易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影响,严厉查处损害消费者权利的垄断行为。”
——吴振国说。对于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滴滴收购优步合并案,吴振国透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依据反垄断法及有关规定对该案进行调查。
“目前我国反垄断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竞争政策作用发挥不平衡、不充分,执法体制不完善,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程序也有不规范的地方。”
——甘霖指出,未来竞争政策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此外,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监管的重要方向和最终目的,这就要求通过加强反垄断执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各项权利。
“一是提升竞争政策的地位;二是细化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范,尤其是纵向垄断协议条款;三是回应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对反垄断法的制度需求。”
——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时建中建议,要从三个方面加快推动我国反垄断法的修订。
本栏编辑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