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富汗的“花木兰”
史丹利
  爱尔兰动画片《养家之人》终于上映,被影迷称作“冷门佳片”。当我在下午三点赶到保利剧院的二号大放映厅时,观众席几乎已经坐满了。事前没有去查询任何剧透,既不知道它囊括了奥斯卡、金球奖和欧洲电影奖三大奖的最佳动画片提名,也不知道它斩获了全球动画片的最高奖安妮奖,只是被海报上黑发小女孩暗黄色的皮肤和坚毅眼神的质感吸引了。当片头镜头在黑暗宇宙中出现一个蜷缩成一团、宛如回到母胎中的小孩、画外传来隐约的炮火声和暴力的喧嚣声时,史诗般辽阔苍茫的现实感扑面而来,令人惊叹水彩画笔居然可以有如此雄浑的力量。

  电影英文名“Breadwinner”,直译“挣面包的人”,也就是养家糊口的人,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也就是海报上那个11岁的小女孩帕瓦娜。

  帕瓦娜的第一个镜头是畏畏缩缩围着头巾和爸爸在市集上摆摊卖货。爸爸一直在给她故事,告诉她关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并向她提问教过的东西。但她显然不相信那些故事,也不觉得历史和文化有什么实用,她关心的是摆在摊子上的红裙子,那原本是她的裙子,一次都还没穿过。她真心舍不得那条漂亮裙子,甚至对爸爸不满。可是下一秒,爸爸以前的学生作为执法者出现,面目凶狠,像一个流氓,斥责这对穷苦父女违反了女人不可以出门、不可以引人注意的规定,又粗鲁地提议:“11岁可以嫁人了,我正好没老婆,嫁给我正好。”简单几句对话,就将这对父女、这个家庭所处的可怖环境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1600年前的中国,战火和征兵体制逼迫木兰易装从军,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帕瓦娜也是如此。爸爸被诬告藏有禁书而入狱,家中只有母亲、姐姐和她,三个女人,以及咿呀学语的小弟弟。女人不能出门的规定意味着她们不能出去打水、买东西,更不能出去工作。那这家人真的要被活活饿死了。在绝境中,帕瓦娜想起了爸爸讲的故事,她也给哭闹的弟弟讲起了故事,故事里有一个英雄男孩,背负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去向恶魔讨回被抢走的种子。这个故事在每个夜晚讲一段,边讲边思考,贯穿整部影片。在其中一个夜晚,帕瓦娜剪掉长发,乔装成男孩。

  帕瓦娜投身于动荡危险的外部世界。她必须时刻警惕,敏锐的观察力让她找到了同样女扮男装的朋友。解决温饱之后,她决定救爸爸出狱。她变得机敏、灵活,懂得跟商贩、狱卒、煤老板和有钱客户打交道,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每一步都在摸索试探中走得心惊肉跳。她和自己故事中的英雄男孩互相鼓励,彼此支撑着去完成凶险的任务。观众直到最后才被告知她和故事里那个英雄男孩的关系。泪湿!

  这个11岁女孩在满城战火的喀布尔,在父亲坚守文明教诲和亲情无私之爱的支撑下,得以保全所有的家人,存活了下来。动画镜头浓墨重彩,将小人物在残酷战争中求生的智慧凸显。普通人与大时代,坚毅淡定的群像背后,蕴藏着发掘不尽的精神财富。        史丹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4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5版:上海两会 ·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8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9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比利时专版
   第A24版:俄罗斯专版/新民海外
春节:新片云集喜剧爆款
意无涯
成龙电影艺术馆
阿富汗的“花木兰”
新民晚报夜上海A13阿富汗的“花木兰” 2019-01-27 2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