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110比104。这边,刚刚战胜广东队的上海队队员还在庆祝胜利;那边,数百球迷已经开始了另一场“拼抢”。
冬夜的雨,没有浇灭球迷的兴致。昨晚,为上海男篮助威的球迷很多,入场时,要排很长的队,秩序井然。一进场,要寄伞,长柄的伞不能带进场,又要排队。我把伞交出,看着成百上千的伞堆在一处,心里嘀咕:恐怕交伞容易取伞难。问收伞的小伙子,这样,找伞会很乱,怎么办?小伙子态度亲切,说:“我也不知道啊。”
果然,比赛结束后,取伞处人山人海,数百人挤作一堆,有“心急手快”的,挤进栏杆自己找伞,但又谈何容易。万一有人被挤倒,后果难料。
好在,场馆安保人员一边高声喊叫一边把住栏杆,很快稳住局面;更好在,主队为球迷奉上一场意料之外的胜利,球迷们心情很好,所以尽管有不少人找不到伞,也没有人急得失态。慢慢地,挤得无比紧实的人堆,开始松了。但是,人找伞,伞找人,还是乱成一片。
我运气不错,我的伞没有被人错拿,还是回到了我的手上。那时,“找伞大战”已入尾声,仍在坚持找伞的球迷,不多了。拿到伞时,距比赛结束,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一同看球的伙伴,先到家了。
长柄伞带进赛场,有多少危险,寄存长柄伞,有多大必要,在此不讨论了。有一点是肯定的,主办方做这么麻烦的事,是为了安全。但是,他们或许没有想到,如此寄伞形成的找伞乱局,带来的安全隐患,比让球迷带伞进场,要大得多。避免了小的危险,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像是好心办了坏事。换句话说,是工作没做到位。
上海男篮的主场,气氛很好。昨晚的胜利,主场气氛,也要记一功。上海的球迷,素质很好,不管是有序排队,还是无序找伞,都愿意配合主办方,都明白要遵规守序。所以,昨天的结局,很好。我虽然回家晚了点,依然很开心。
公共场所的安全,是个大问题,容不得出现小纰漏。请主办方三思。
江南多雨,希望下次带伞看球,不再被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