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日报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标题为《久坐是最温柔的“慢性自杀”,每天站立三小时胜过马拉松》,说久坐习惯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又说站立是一种很好的“运动”。读罢此文,我很受震动,因为自己向来是久坐族。为了健康,从此我注意在上班时多站站、多走动,业余时间也是能站则站,尽量少坐。
于是,下班时乘坐公交或地铁的我与之前判若两人。以前上车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往前挤,希望捷足先登后能占有一个空座;如今则是从容不迫,非常大度地让别人先上,哪怕自己最后一个上车也不要紧。以前上车后,我是一见空座就会敏捷地将它“占领”,然后将背包抱在胸前,仰头靠在座肩上,怡然自得地小睡一会儿,即便只有半小时多的乘车时间,爱做梦的我也能做个短暂的美梦;如今即便座位就在面前,我也视若无睹,而是有礼貌地对身边的人说您坐吧,并侧身让一下以便对方入座。
站立在车厢内,我一手抓着扶手或座肩,一手持手机阅读收藏的微信文章;或塑形一般收腹挺胸,双眼平视前方,顺便欣赏车窗外的风景,感受季节的更替,如此,用上零碎时间增加阅读量,日积月累也是受益匪浅;或进行静态“轻锻炼”——不同于户外徒步跑步等动态锻炼和健身房里的器械健身,提神醒脑身体好。日久之后,不禁对以前下班时一落座就昏昏欲睡感到不可思议。作为老职员,上班所做的那些事已是驾轻就熟、熟能生巧了,至于那么疲倦吗?细思量,想必是坐下的状态加上车内催人入眠的温度提供了可以闭目养神一下的心理暗示,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坐下就小睡的习惯,那分明不是累,只是一种习惯,或曰条件反射。
如今,我不慌不忙地上车,微笑着旁观其他人争先恐后地往上挤,相形之下我是多么淡定呵;在车上,看到身边坐着的乘客要下车,明明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可以轻易将座位占为己用,却毫不心动,而是让给身边的女士,对方或言谢或还以笑脸,我心里美滋滋的,为自己摇身一变成了颇有风度的绅士!
不过,有时候也会“露馅”。当身边的人都坐下了,我已无人可让时,竟然又有空座出现,我却还是不为所动地站着,此时瞟一眼那几位接受我让座的乘客,他们脸上浮现的表情是恍然紧接着新的疑惑:原来你是不想坐啊,那是为什么呢?我瞬间从绅士变成了不可捉摸的“怪咖”,不免一阵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