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头枪”
VAQ-129是美国海军太平洋电子战联队的中坚,拥有41架飞机和400名成员,其中5到6架是“咆哮者”,由200名空地勤人员操作。平时,VAQ-129负责培训新人,为美国印太司令部准备随时可以参战的人员和飞机。2016年,美国太平洋电子战联队麾下14个电子攻击中队将老旧的EA-6B“徘徊者”飞机换成“咆哮者”,而VAQ-129教会了这些友邻中队如何去使用这些“骗术”高超的神秘飞机。
如同汽车驾校培训从熟悉方向盘开始,VAQ-129给新手上的头一课是熟悉飞机操纵界面:开关发动机、听教官指令开教练机来回飞、跟友机编队,过关后才去接手真正的“咆哮者”。作为美军唯一登记的战术干扰平台,“咆哮者”又贵又少,号称“华盛顿头枪”,它又没什么自卫武器,全靠电子手段“活命”,因此那些有资格驾驭“咆哮者”的人必须学会如何让飞机在敌人威胁之外展开电子攻击,正如他们的训练口号“为保卫生命而战”。“咆哮者”第一阶段的战术学习中,学员要掌握机载APG-79雷达的操作技巧,该雷达功能强大,通过显示屏向机组传递信息,学员要看懂几何图形,解读雷达图像,作出正确抉择。例如,一架敌机迎面而来,学员通过屏幕了解它是在零度角,还是30度角,是在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决定座机该以什么角度飞行,规避风险。接下来,学员要在视距内和视距外环境中锤炼空对地和空对空对抗战术,努力将座机保持在敌方火力之外。
自由和服从可以兼得
掌握活命技能后,学员就进入敏感的电子攻击教学阶段。“咆哮者”是双座机,前舱是飞行员,后舱是电子战军官,前舱保证飞行安全,查看周围有无威胁,而后舱具体实施电子战作业。课程中,飞行员和电子战军官都是结伴受训,简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他们唯一的课业差异是飞行员要接受应急飞行训练,而电子战军官更多掌握频谱作业要领。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不能互相替代,经验丰富的电子战军官完全能充当低级飞行员的飞行教练,而一名高级飞行员能就干扰任务向电子战军官提出中肯的建议。
完成电子攻击教学后,学员再按照海军机载电子攻击战武器学校的标准化教材,领悟“咆哮者”飞机的使用方法。VAQ-129和学校关系密切,每隔一段时间发布教学训令,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子战形势。要知道,那所学校有大批专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人和机器如何以最佳方式匹配,达成最高的作战效益。不过,VAQ-129并不束缚学员的手脚,如果机组人员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且因为正当理由必须改变教材和训令要求,他们完全可以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但教官们也会提醒他们要重视中队和学校给出的建议,毕竟这些建议都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作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从VAQ-129毕业的学员要经过特殊的“毕业舞会”——训练演习。其情景设定包括地面威胁、飞机威胁及需要打击的目标。在任务计划室里,学员做好任务计划,然后开飞。“舞会”中最基本的任务是电子侦察,学员要排除万难,捕捉正在发射电波的辐射源,侦察目标周围环境,察看视距内外的威胁,计算出座机应当飞到什么位置,既能保护自身安全,又能占据最佳电子攻击和欺骗的优势,让目标“不知不觉中”陷入瘫痪。陈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