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小刘从重庆一所高校本科毕业,到湖南长沙攻读研究生。他烦恼地发现:长期使用的重庆手机号码无法将归属地变更为长沙,导致很多时候被人误会甚至怀疑。小刘在重庆的朋友很多,不想因为改号失去联系。为了方便在长沙与人联系沟通,他只好重新办理了一张长沙手机卡。跟小刘一样苦恼的还有即将从北京调入上海工作的史先生。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手机都设置了来电归属地提醒,为了和客户交流方便,他的手机号“身份”需要由北京更换为上海,但却被运营商告知无法更改。
手机用户不愿改号,除了信息联络的需求,还因想避免各种解绑的麻烦。不少人的手机号绑定银行卡、微信账号以及京东、天猫等购物网站账号。“如果更换手机号就得逐一解绑,实在太麻烦了!”小刘说。
据了解,目前,希望保留手机号码并更改归属地的人群主要包括高校毕业生、跨省劳动者等。因为不能更改归属地,不少人只能新办手机号。工信部发布的《2018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12.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10.2部/百人。“多号傍身”给不少人增加资费负担和手机购置成本。
记者拨打多地联通、移动、电信运营商的服务电话,工作人员均告知,咨询更改手机号码归属地相关情况的人不少,但目前无法解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手机号码不能更改归属地,主要是由于编号方式决定的。11位数字前三位代表运营商,中间四位表示地区,后四位是客户编号。更改号码归属地对运营商号码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 “开放变更号码归属地业务,需要运营商进行网络改造,更新保存手机号码的运营商、归属地信息的数据库,还要更新交换机等硬件设备。不仅投资很大,通信网络运维的压力也要翻倍。此外,也造成无法准确估算属地的号码资源使用情况。”该业内人士说。
工信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实现网络层面的移动通信号码归属地变更尚不具备条件。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席敏 邵鲁文 高亢
(据新华社长沙3月27日电)